天泉新闻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遇冷”

来源:丹哥N问 时间:2025-11-10 23:29 阅读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曾经俄罗斯可是中国汽车出口的黄金宝地,就在去年,中国汽车在俄市场份额还高达60%,甚至催生出“一辆车一转手就赚10万元”的火爆景象,如今却遭遇“滑铁卢”。2025年前9个月,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35.77万辆,同比下滑58%。俄罗斯从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滑落至第三位,被墨西哥和阿联酋反超。

而这背后的主要推手,是俄罗斯政府日益收紧的进口车政策。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进口汽车的报废税率提高了70%~85%。尤其在二手车领域,发动机排量2~3升、车龄超过3年的汽车的报废税从130万卢布飙升到237万卢布,涨幅近83%。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又将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调整为20%~38%,中国汽车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约合人民币2637元)。

俄罗斯整体经济环境的恶化,则是制约汽车消费的深层因素。为了遏制通胀,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长期维持在21%的高位,汽车贷款年化利率因此飙升至30%左右。如此高昂的融资成本,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让许多有购车意愿的人不得不望而却步。在战时经济结构下,俄罗斯资源大量向军工领域倾斜,国内通胀率维持在10%的高位,卢布汇率频繁波动,居民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经济的不稳定和收入的缩水,使得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加谨慎,进一步抑制了汽车消费需求。

不仅如此,现在很多俄罗斯客户对丰田、宝马等品牌重返俄罗斯市场是非常有期待的,他们会有观望的态度,这对当地的销售产生了一些影响。尽管短时间内外资品牌在俄罗斯恢复生产并不容易,但俄罗斯消费者还是愿意“持币待购”。

不过,面对困境,中国汽车厂商正在积极寻求转型,从简单的出口贸易转向本地化深耕。长城汽车已经在俄罗斯市场率先试水。在俄罗斯图拉州的长城汽车工厂,采用KD组装模式,本地化率已经达到65%以上,不仅规避了高额进口税,还能享受俄罗斯的本土产业补贴。如今来看,中国车企要想在俄罗斯市场立足,必须深化本地化生产,搭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并做好品牌价值重塑与精准营销。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遇冷”,是政策、经济和消费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困境之中也蕴含着机遇。中国汽车厂商积极转型、不断深耕本地化,为在俄罗斯市场重新崛起奠定新基础。

网友看法

1、网友少爷流川疯:俄罗斯是人口近1.5亿的单一市场,老龄化严重。相对市场并不大,其做车成本怎么比得了中国,且市场环境变动颇大。去俄罗斯投资不合算。

2、网友咸菜滚豆腐:本地化生产有个毛线用,国产车生锈偷工减料

3、网友聪颖麻酱a2rAW:垃圾车用不了多久就地盘生锈,谁还敢买?

4、网友沉着海风eh:提高产品质量是关键!!!

5、网友听风说话的我:俄罗斯天气很冷 新能源车的电池是个考验吧 根据莫斯科的情况 感觉不适应

6、网友我就是我们村的希望:售后比较差

7、网友可靠天空GoY:人家一辆车要开好几十年[呲牙]

8、网友用户北极之北2:水落石出后,才发现裸泳

9、网友用户8738811159699: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10、网友乖巧叶子vf:两国对用车标准不一致。其实还是我国的车企短期行为所致,赚快钱,捞一把就走!

11、网友1路到底:知字不提国产车的质量问题

12、网友乐观的梦想:俄乌冲突快结束了[捂脸]

13、网友诺诚:很多时候,不是工艺问题,而是良心问题。

14、网友高冷饺子8O:人家消费者没那么傻,不像中国消费者

15、网友智勇双全饺子yCG:听闻东大伪劣产品猖狂大毛市扬,丢尽国人了的脸,政府该好好惩治了。

16、网友贵元:俄熊是贪得无厌的名族,不大解八块就是最大的威胁

17、网友用户2108141656129:广图规模!造的都是垃圾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