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泉新闻于2024年10月14日 12时35分12秒发现,美国将在以祭出“萨德”暴露了什么热点,2019年3月,美军首次在以色列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资料图)
直新闻:以色列媒体称美军将在以色列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消息源表示这是为应对伊朗可能发起的新一轮导弹袭击作准备,您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吴蔚:这一幕让我一度产生了错觉,仿佛这是美国军火商的直播带货现场:“小助理上链接,大名鼎鼎的末段高空区域防空系统(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简称‘萨德’(THAAD),登场!”
虽然嘴上各种无奈,美国拜登政府还是出手了。在保卫犹太人利益、守卫耶路撒冷天空这件事情上,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不含糊,尤其当美国大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十月惊奇”会不会上演?对垒双方谁都不敢掉链子,主政的民主党政府更不能在这种时候在军事外交层面展现出哪怕一丝犹豫。某种程度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是吃准了这一点,才态度强硬、肆意妄为。他深知,拜登纵是万般不愿,一旦特朗普隔空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拜登也得迫于民主党内压力闭眼签字。美国军工复合体从来是总统大选的重要金主集群,这是一群两头下注也擅长两头吃的“藏镜人”。
再谈这则新闻动态,美国祭出“萨德”反导系统,在我看来首先说明一点:经历10月初伊朗那次180余枚导弹远程突击后,美国与以色列军方综合研判认为,以色列国防军目前的防御手段已经不足以应对烈度越来越高的军事冲突。这在一个侧面印证了外界的审慎判断:以色列的空防已经事实上破防了。
仔细观看伊朗弹道导弹突防的视频素材,我留意到几个重要细节。首先是伊朗采取了弹道导弹齐射的突击方式,保证了单一波次弹药投射量的“饱和”;其次是导弹突防速度极快,不同于哈马斯或真主党此前发射的火箭弹,这完全是两个量级的突防速度;再者是以色列国防军的防空弹药基本无法拦截高速突防的弹道导弹,拦截弹药大量丢失目标,侥幸击中目标的也无法改变导弹的攻击弹道,说明“铁穹”系统的破片战斗部,无法有效摧毁弹道导弹量级的战斗部。
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人继续唠所谓“以色列拦截率达到99%”那套嗑了,其实,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偏信以色列军方编造的那套“空防神话”。“铁穹”系统的设计初衷是用来应对哈马斯、真主党武装的土制火箭弹的,用来保卫以色列的定居点与军事设施。“铁穹”系统有一个特点,由于拦截弹药有限,它不可能将有限的弹药用在所有的目标身上,所以它的接战引导逻辑是“只拦截对防御目标有威胁的来袭火箭弹”,如果火箭弹打偏了或者压根儿就不是冲你这去的,它会熟视无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以色列根本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做到“99%”的拦截率。当然,如果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铁穹”的设计指标据说能够做到90%的拦截率,也就是说面对10枚来袭火箭弹,它可以拦截掉9枚。可是哈马斯武装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期间一共发射了多少火箭弹呢?答案是5000枚。
当然,现在已经不是土制火箭弹的问题了,是伊朗正儿八经的弹道导弹,其中还有部分装载了高超音速战斗部。这对以色列国防军由“铁穹”“大卫投石索”“箭-2/3”组成的综合防空系统来说压力就很大了。那么美国人出手,“萨德”能够解决问题吗?在我看来,恐怕还是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据以媒报道,美军将部署一个“萨德”系统发射连到以色列。请注意,是美军亲自操控的“萨德”系统,不是将武器交给别人来操作。这就意味着美军将在以色列进行部署,它的政治意义要远大于军事意义。“萨德”系统一般是以营为单位进行军事部署的。一个营由一台指挥车、一台雷达车、六台8联装发射车组成,也就是说一个营具备48发“萨德”拦截弹的单次发射能力。如果美军部署到以色列的是以“发射连”为单位,那就意味着只有两台发射车共计16发备弹的规模。这在军事逻辑上叫“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在政治逻辑上就叫“一旦伊朗向美军防空阵地开火,就意味着向美国正式宣战”。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觉得拜登这个决策还挺釜底抽薪的,他几乎是在明牌告诉伊朗方面:一旦美军部署到位之后,伊朗单方面升级军事冲突的机遇窗口就正式关闭了,除非伊朗真的想与美国爆发直接军事冲突。
直新闻:那么在您看来,随着美军打算在以色列加大军事存在,中东的紧张局势是会得到遏制,还是向着全面战争升级呢?
特约评论员 吴蔚:这场中东冲突本质上是一场代理人战争,真正的主角是美国与伊朗。随着正主逐渐走向台前,代理人的角色与决策比重已经逐渐淡化了。所以我们要拿一张更大的地图去俯视全局,不能仅仅盯着以色列与黎巴嫩这个局限的战场正面。
美国的全球霸权主要基于前沿军事存在,而军事存在的可感性主要依赖美国强大的军事宣传体系。我举例说明,美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单位的全球部署情况是相对公开透明的,你能够在互联网上看到美军主动释放的消息。
美国海军在10月7日更新了“舰队部署地图”。以当前的中东局势而言,在波斯湾方面,美国部署了“林肯”号航母打击大队以及海岸警卫队“西南亚巡逻队”;在紧邻以色列与黎巴嫩正面的东地中海,美国部署了“黄蜂”两栖戒备大队。这三支海上力量都由美国海军中央司令部统帅、第五舰队直接指挥。它们彼此之间互为犄角,任务明确。
在波斯湾的“林肯”号航母打击大队主要负责对伊朗的直接威慑,如果美国与以色列真的打算对伊朗的关键设施发起“外科手术式”打击,那么从“林肯”号上起飞的“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将发挥关键的“开路先锋”作用。另一方面在东地中海,“黄蜂”两栖戒备大队麾下的“黄蜂”号两栖攻击舰、“纽约”号、“橡树山”号船坞登陆舰,将具备在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一线实施两栖登陆的能力,第24海军陆战队远征大队就在船上随时待命。
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是如何肆意妄为的,更要看到在他身后站着的美国究竟摆出了一副怎样的阵势。以色列敢说硬话、干狠事、搞所谓“七线作战”,并不仅仅在于它自身的强悍,更在于它身后站着一位“军事巨人”。
当然,眼下的中东局势仍然存在许多变数,也不尽然只在美军如何调动。以色列国防军竟然胆敢向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开火,联合国下一步的举措非常关键。它直接走向了一个“是绥靖主义占据上风,还是联合国宪章神圣不可侵犯”的十字路口。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忘了,俄罗斯在叙利亚是有常态化军事部署的,如果莫斯科方面在未来某个时刻突然宣布加大在叙利亚方向上的军事存在,那么中东这场乱局就真的朝一个更危险的方向狂奔了。
作者:吴蔚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