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泉新闻于2024年10月24日 13时05分57秒发现,媒体评今年两档脱口秀节目热点,《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下文简称《脱友们》)落幕,漫才兄弟成为冠军。四天前,《喜剧之王·单口季》(简称《单口季》)率先收官,付航夺冠。很难得,今年都是新人夺冠。播出期间,关于哪档节目更胜一筹的讨论不曾停歇,如今都已完结,仿佛就可以盖棺论定了。
漫才兄弟、付航分获两档节目的冠军
孰高孰低的比较并非易事,脱口秀节目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场选手的段子创作能力和现场表现能力。即便是同一位选手,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表现也大相径庭,也许这一期高分下一期就被淘汰。所以我只能端水地说:有些期数《脱友们》表现更佳,有些期数《单口季》更好看。
相较于输赢/胜负话题,我们还可以关切两档节目播出时所遭遇的一些共同话题,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前脱口秀行业的生态,厘清它们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节目、也了解脱口秀。
合与分
《脱友们》和《单口季》有点像是《脱口秀大会》的一分为二。《脱友们》依然在腾讯视频播出,是《脱口秀大会》的换壳重生;《单口季》在爱奇艺播出,汇聚从笑果出走的幕后团队,以及离开笑果的演员,如杨笠、庞博、王建国等。
从合到分,是利是弊?
2023年脱口秀风波之前,笑果文化几乎是中国脱口秀行业的代名词。笑果文化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较早涉足脱口秀领域的公司之一,并通过《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节目积累大量的观众基础与行业经验,逐渐形成从线上综艺节目到线下演出,再到艺人经纪和商业合作全覆盖的完整产业链条,在脱口秀行业一家独大。许多新人将出演《脱口秀大会》视为进入这一行业的首选,哪怕是单立人这样的知名脱口秀厂牌,也与《脱口秀大会》有过深度合作,周奇墨、小鹿、黑灯等单立人系演员都参与过《脱口秀大会》。
“合”的优势是,由于优秀选手基本都去了《脱口秀大会》,观众也没别的脱口秀节目可看,节目形同垄断,吸走全部的话题和关注度,造星能力更强,几季下来捧出不少明星级脱口秀演员。
“合”也有弊端。市场上缺乏有力的竞争者,《脱口秀大会》缺乏外部的压力和刺激,创新动力不足,豆瓣评分不断下滑;当笑果≈行业,资源过于集中,新演员和中小演员难以获得足够的展示机会和发展空间;一家独大时,不论公司还是节目遭遇任何负面事件或危机,整个行业都可能受到波及和影响,2023年的脱口秀风波验证了这一点。
《脱口秀大会》的口碑呈现下滑趋势
所以,从“合”走向“分”虽是被动的结果,但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
“分”,打破行业垄断,呈现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两个节目为了吸引观众和保持竞争力,需要不断进行内容创新,不断挖掘有潜力的新人,极大丰富观众的观看体验;“分”,也为更多新人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以前都只能往《脱口秀大会》挤,现在至少多了一个选择。
但客观地说,“分”也有瑕疵。每周两档节目播出,每档每期上下集的时间三个小时左右,一周看六七个小时节目真的遭不住,呼兰总决赛就吐槽道,“之前很多朋友是上班的时候偷着在那边看节目,今年是看到下班还没看完呢”;观众根据个人喜好和时间安排自主切换节目,而不是固定关注某个特定的节目,对节目的忠诚度严重下降……所以,就播出效果看,两档节目关注度和热度不及以往的《脱口秀大会》。
总的说来,“分”是利大于弊。只是,两档节目明年能否考虑错开播出?
老与新
一分为二,也必然造成选手的分流。《脱友们》带有笑果的基因,节目的笑果系选手更多,新选手比例大概占一半。这里的“新人”,指此前没有参加过《脱口秀大会》的选手。
《单口季》没有需要照顾自家艺人的包袱,扣除不会被淘汰的“四大魔王”(周奇墨、庞博、杨笠、王建国),新人高达80%。
两档节目一再强调对于新人的培养。只是新人选手越多越好吗?如果不是,新人的比例应该控制在多少?这是一门学问。
老选手对节目质量有一个稳定的作用。线上线下是有区别的,老选手线上竞技经验更丰富,在段子的编排、节奏的掌控以及现场互动方面更加得心应手,现场笑果更好;《脱友们》老选手比较多,不少老选手有不小的进步:豆豆更加成熟,贾耗脱胎换骨,步惊云进步明显,汪德发的魅力总算不局限于线下……观众有陪伴老选手成长的欣喜与欣慰感。
豆豆
老选手太多,也有隐患,难免给人“阶层固化”的印象,新人难以获得足够的曝光机会。部分老选手风格呈现模式化的特点,缺乏创新和突破,难以让观众感到新鲜感和惊喜感。即使一些老选手的表演依然精彩,观众因为审美疲劳,讨论欲望也会大大降低。《脱友们》多少吃了这方面的亏。
事实上,两档节目中很多所谓的“新人”,已经是线下演出的老手,积累了大量经验,并拥有一定的受众基础。比如哈哈曹在长沙很火,付航在短视频领域早就有千万级别的粉丝,刘旸虽然是第一次参加线上脱口秀节目,但线下专场一票难求……
新人哈哈曹一开始得票188票,被一些观众吐槽为“脱口秀太子”。他在之后的表演中逐渐为自己正名
但线上大多数观众并不了解他们。当他们携带新颖的内容、独到的视角以及别具一格的表演风格出现,为脱口秀节目增添新的活力与色彩,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使得节目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度与关注度不断攀升。就比如《单口季》全程其实播得不算多火,但付航总决赛炸翻全场的演出引爆社交媒体,让《单口季》总算迎来它的爆款“一刻”。
总决赛播出后,《单口季》的豆瓣评分从7.5分升至8分
《脱友们》挺进决赛的新人有漫才兄弟、山河、哈哈曹,8个名额里占了3个席位,占比37.5%;《单口季》决赛的10个席位,阎鹤祥、于祥宇、刘旸、刘仁铖、翟佳宁、小罗、付航7人是第一次参加脱口秀竞演节目,占比70%。《单口季》新人比例更高,给观众的新鲜感也更足一些。
去年脱口秀行业的风波让线上节目暂停了一段时间,这为新人提供了更多的准备时间。在两年的空窗期内,许多新人通过线下演出磨炼自己,多少攒了一些合格的本子。当脱口秀节目重新回归时,这些新人也能够经得起节目的考验和观众的审视。
让人好奇的反而是,节目的第二季,还有那么多后备选手吗?毕竟第一季已经把两年储备的新人搜刮过一遍。而上过第一季的老选手,要出于情面给他们保留席位吗?《单口季》第一炮打响了,真正的考验在第二季——某种程度上说,《脱友们》反而没有这个烦恼,人情羁绊太多已经是它这一季的困境。
新人质量够硬,新人比例高点是优点,如果新人扶不起来,还是需要老选手稳住基本盘。这个尺度如何拿捏,还有待观望。
男与女
女选手的比例,愈发成为脱口秀节目的重要关注点。两档节目女选手的比例不高,《脱友们》勉强超过25%,《单口季》勉强超过20%。只是随着播出进程的推进,晋级的女选手比例不断变小。《脱友们》只有山河晋级决赛,获得全国第7名;《单口季》唐香玉和小鹿杀进决赛,一个第6名、一个第2名。
山河
小鹿
国内脱口秀行业兴起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这不是什么炒作男女矛盾,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在传统的性别设定里,男性被赋予更多的公共表达和领导角色,社会也普遍认为男性更擅长讲笑话和幽默。脱口秀在国内兴起后,最初也被默认为是更适合男性的舞台,观众和从业者对女性脱口秀演员的接受度较低。男性主导脱口秀之后,在话题选择、表演风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更倾向于男性视角和表达方式。
近年来,女性脱口秀演员的崛起逐渐改变了这一现状。越来越多的女性涉足脱口秀领域,凭借女性视角、深刻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表演技巧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证明女性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或限制。这为行业注入活力,也为更多女性从业者树立榜样和信心。
更多女性进入行业,也在根本上丰富了脱口秀的视角和深度。她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与女性紧密相关的话题,如月经、催婚、催生、性别刻板印象等,以幽默且犀利的方式揭示这些议题背后的社会不公与性别偏见,展现出强大的批评与抗争力量,推动性别平等的进程。
菜菜
两档节目中女性脱口秀演员虽表现出色,但在节目内外都遭遇风波。
节目中,她们遭遇低分困境。不见得是因为选手演得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评委和观众认为女性选手的议题“单一”。
比如《单口季》有一期,在唐香玉表演结束时——聊的是她熟悉的相亲话题,气氛组四个人(即“明星评委”,包括杨天真、马伊琍、郭麒麟和罗永浩),只有杨天真投了一票。杨天真很喜欢唐香玉,她点评:“这一场又回到你可能熟悉的话题里去了,如果你可以有更大的视野、看到更多的内容,我觉得用你的这套方式去讲,我觉得也会很好。”马伊琍点评,“更希望看到的是,你是怎样走出这个困境的。”
这代表的是对女性脱口秀演员的主流意见,或希望女性选手探索更多元化的主题,以增加作品的新鲜感;或希望女性选手更多去讲述克服个人面临的困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描述困境上。
但这是对女性选手的额外“苛求”。一方面,唐香玉所讲的催婚、结婚等话题,本就是许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处境”,这些话题的探讨同样具有价值和意义。这让我想起《脱友们》中步惊云的感言,“女演员在讲一些别人看来好像是刻意的所谓的女性话题的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想,就只是因为我们就是女生,然后我生活中的烦恼、我的顾虑、我的痛苦、我的创作,肯定是基于我的性别之上的。”
步惊云
另一方面,“明星评委”的观点过于强调女性的个体能动性,而忽略了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女性选择的影响。女性所遭遇的催婚等话题,涉及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女性的个人问题。
杨笠随后在表演中力挺唐香玉。“我觉得每一个人来表达情绪的时候,前提是她首先受到了伤害……你知道每一个人的创作,都是由于她的生活经验构成的,当你要回避你生活经验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创作的。”这是符合脱口秀的创作规律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经验,是表演者内心世界和经历的一种反映,不必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个人的声音。
杨笠也对那些可能感到冒犯或不满的观众提出了建议:“我就替我后面有可能会跟我面临同样处境的朋友们说一句,我们以后就讲这个了。如果你真的觉得冒犯,你就去看点别的呗。”柔软又坚硬地反驳偏见,也是对所有女性脱口秀演员的声援和支持。女性有权利、也有能力在舞台上讲述自己的故事,不以你主观上是否觉得受到冒犯为转移。
杨笠
《单口季》总决赛,罗永浩在唐香玉表演后表达了“担忧”,“希望你充分表现你那些最光彩照人的同时,又担心有一些网暴的那种不良后果”。这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节目之外,杨笠刚好正经历着这“不良后果”。
但诚如杨笠、唐香玉、菜菜等女性脱口秀选手在不同场合的类似表达,她们都会把这些伤害开出花来,谁也别想因此剥夺她们上桌吃饭的权利。
唐香玉
苦与乐
有人说女性脱口秀演员的主题单一,但其实何止是女性表演者,除了那些表演大于文本的选手外,以文本取胜的选手在主题表达上都比较集中,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苦”。除了女性的苦,还有打工的苦、失业的苦、穷人的苦、北漂/沪漂的苦、童年创伤的苦,等等。
比如经历了行业风波后,许多脱口秀演员从曾经的舞台宠儿变成失业者,身份的骤变成为他们重要的素材来源。他们在段子中调侃失业状态,讲述求职的艰辛和生活的窘迫。
江梓浩
对于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而言,高昂的生活成本与有限的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很多演员将这一矛盾融入段子中,用夸张的手法描绘精致穷的生活状态。
刘仁铖
打工人的苦,更是脱口秀表演中的高频主题。薪资与劳动价值的失衡、公司内部晋升机制的不透明、领导对员工劳动成果的忽视、不合理的加班文化以及糟糕的职场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打工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演员们用幽默的方式将这些苦涩的经历讲述出来,为打工人提供一个情绪释放的出口。
于祥宇
虽然有人批评脱口秀节目在主题上的雷同,但不可否认,这些段子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是许多人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的现实。它们不仅是对表演者个人经历的幽默讲述,也是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揭示、嘲讽和批判。观众在笑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自己的焦虑和痛苦被关注、理解和接纳,收获了情绪上的释然(哪怕是短暂的),甚至收获了直面生活的勇气。
“生活的烦恼,用脱口秀说说。”诉说的本质,就是以幽默解构伪崇高,以戏谑化解压力,以笑声治愈心灵。从这个角度看,脱口秀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具有治愈力量的精神食粮。
表达很难,快乐很难,表达快乐难上再难。语言创作类节目不易,《单口季》《脱友们》能够拓宽主题表达固然好,但如果不能,那就希望选手们更多扎根生活,更多地帮观众说出那些细碎且真实的生活烦恼,切切实实为观众带来多一点的快乐。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曾于里)
网友看法
1、网友汐汐麻阅读:于祥宇,唐香玉,小鹿[赞][赞][赞]
2、网友起风了沙动了:passion !!!
3、网友汐汐麻阅读:鸭绒也很好。[6]
4、网友Alex健身大叔:莫名其妙的我就喜欢唐香玉的风格,嘿嘿[呲牙]
5、网友李查德森:单口季胜一点
6、网友低调奢华的灿烂:我喜欢慢才兄弟
7、网友中庸灰太狼:毛豆呢???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