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新闻

欧盟对中国电车征税根本原因是什么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4-11-24 15:06 阅读

据天泉新闻于2024年11月15日 04时34分56秒发现,欧盟对中国电车征税根本原因是什么热点,(本文作者王煜全,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最近,当全球目光聚焦于美国总统竞选的时候,欧盟却已悄悄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所谓的反补贴税了,最高税率高达35.3%。

这一举措源自去年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向欧洲委员会的投诉。他们代表13家欧洲车企,声称中国政府提供了大规模补贴,使得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价格远低于同类产品,对欧盟本土车企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于是,在2023年10月4日,欧洲委员会启动了所谓的反补贴调查,并在今年6月作出决定,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关税。

面对这一情况,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今年8月,代表12家中国电动车企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价格承诺计划,表示愿意以合理价格进入欧洲市场。

然而,尽管中欧双方在布鲁塞尔进行了八轮紧张磋商,中国团队也提供了大量数据和案例,证明中国电动车的市场定价是合理且符合市场规律的,但很明显,欧盟并没有接受中国团队的说法,仍然执行了新的关税措施。

不过,商务部表示,中欧双方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新一阶段磋商,未来会有什么进展我们也会及时跟进。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目的已经显而易见了,全球真正在补贴电动汽车的是欧洲国家和美国。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早已步入后补贴时代,性价比本质上来自于庞大的生产规模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相反,欧盟才是电动汽车的补贴大户。

欧盟加征关税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车企竞争力不足,而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却在迅速上升,从2020年的0.4%增长至2023年的7.9%。今年9月,中国向欧盟出口了6万多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61%。

据欧洲运输与环境组织分析,若欧盟再不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加以遏制,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增长至20%以上。

而且加征关税是欧盟委员会的重要权力之一,关税也是欧盟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确实也很难遏制住他们加征关税的冲动。

不过,令人高兴的是,在这次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冲突中,中国官方部门和行业组织积极代表产业进行了磋商。

曾经,日本汽车产业在全球崛起的时候,也曾遭遇美日贸易摩擦。日本的国际贸易与工业省(现为经济产业省)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一度占据了美国约21%的市场份额,对美国的汽车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甚至出现了焚烧日本汽车的抗议事件。于是美国政府提升关税,实施了严格的进口配额,同时设置了繁琐的海关程序,以限制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为此,日本国际贸易与工业省与美国政府进行了多轮谈判,最终促成了贸易协议。日本自愿将对美汽车出口量限制在168万辆以内,美国也取消了部分限制措施,使得日本企业能够以较小的代价继续保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也积极打好配合,比如游说美国当地的商业组织和消费者协会,转变了日本汽车品牌“低价倾销”的刻板印象,转而建立了低油耗环保和关注消费者需求的新形象。同时,日本企业也进行了自律与自我调整,减少了部分低价位车型的出口。

当然,这些做法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单纯的靠贸易谈判无法解决企业全球化的根本问题。

于是,在协议达成后的数年内,丰田和本田都在美国开设了生产工厂,将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这种策略不仅帮助日本汽车公司避免了关税等进口限制措施,也为日本在美国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他们认真适应美国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融入当地的社区和文化之中,并推出了凯美瑞和思域等成功车型,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日本品牌的市场份额。

如今,中国电动车产业也面临着类似的状况。2023年,中国的电动车出口量达到了140万辆,4年内翻了7倍。这样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引起欧美国家的激烈反弹,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各种贸易摩擦。毕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汽车产业都是自己必须要捍卫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在欧美的压力之下,中国电动车企也有了走出去的势头。比如匈牙利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动车产业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也有不少企业在东南亚和墨西哥投资建厂。

但单打独斗的出海,很容易使企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被对手从战略高度进行打击。这次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就明显企图对中国车企“分而治之”,打一派拉一派。

正如老话所说,“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这样的挑战,正是提升电动汽车产业自身能力的好时候。不仅需要官方部门和行业组织作为后盾,为企业保驾护航,还需要他们能协调中国的出海企业,加强海外合作,形成产业链协调的模式,我们才能在国际贸易的博弈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