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9日,广东全省报告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数累计超过七千例。除了广东外,广东省外个别地区也报告了相关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对于治疗,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与此同时,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
我国伊蚊分布广泛,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疫情。不过从目前看,中国本土疫苗企业投入基孔肯雅病毒疫苗研发的,仍然寥寥无几。
对于药企研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有国产疫苗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他们所了解到的信息,中国疾控层面有在开发相关的疫苗,且取得了一些进展。而企业层面,由于各家缺乏储备,短时间内还无法推出相关产品。
该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站在疫苗企业角度看,是否要进行新疫苗研发,会权衡市场空间、研发成功率、研发成本、竞争格局与利润空间这些因素。一款疫苗的研发,临床前、临床一期、临床二期需要耗费的成本分别约3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至8000万元,临床三期需要耗费的成本则动辄数亿元,具体金额取决于疾病流行情况。
“基孔肯雅的传播需要借助虫媒,伊蚊主要集中在热带/亚热带,预计全国范围传播的概率不高,这样一来,开发有关疫苗的经济价值有限。”该企业人士认为。
另有国产疫苗企业研发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基孔肯雅热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动物模型明确,减毒活疫苗、病毒样颗粒(VLP)、mRNA等疫苗技术路线已有概念验证,从技术角度看,开发难度不算很高。
基孔肯雅热在我国仍是“输入性病例-本地传播流行”模式,年发病数远低于流感、乙肝等常见传染病,企业也担心会出现花大钱做出来后却卖不动的情况。
“企业若走从头研发,到经过临床一期、二期、三期研究,再到上市这样传统的研发路线,最快也需要五到七年时间,届时市场可能已被进口苗或紧急进口通道上市的疫苗所挤占,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挑战。此外,疫苗临床三期需要上万例受试者,相关的临床试验只能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开展,成本相对比较高,存在不可控性。”该研发人士表示,站在纯商业角度,基孔肯雅热病毒疫苗是技术可做,但市场不大、风险也不小,因此国内企业宁可把资源放在投资回报率更高的疫苗品种上。只有当国家明确战略储备需求、进口苗供应受限时,才可能看到规模化投入。
对于预防基孔肯雅热,防蚊依旧是重点,预防主要措施包括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个人应使用蚊香、驱避剂、蚊帐等方式驱蚊、灭蚊和防蚊。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网友看法
1、网友唐果先生:有些问题是要用公共资源来解决的,只靠企业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2、网友才高八斗老叶:基孔肯雅热毒应该是花斑蚊在特殊条件下分泌的毒素,没有传染性,人被叮咬后过敏或中毒,严重的就出现发烧和关节痛等病症吧?
3、网友灿烂饭团Wd:为何大型病毒多从广东开始?
4、网友足印23:基孔肯雅热在我国仍是“输入性病例-本地传播流行”模式,年发病数远低于流感、乙肝等常见传染病
5、网友沉睡森林:让医保上
6、网友Z乙二:广州的钟南山呢?[捂脸]
7、网友安东尼奥:夏天快过去了
8、网友halar56:国家应该投入资金来研发疫苗,尽快研发出来。
9、网友奔跑的牛肉面:这是季节病
10、网友山里出来的孩子:在蚊病毒疫区,反正我们就感觉疲倦了,天天清灭,有疫苗全民接种,还使天天清灭吗?搞下搞下蚊都对药有耐性了,看还拿什么灭
11、网友智者明月90:明知处国传入还让他们带病毒入境,傻了,应抽血验血才可能入境,害了国人,蟲
12、网友博学多才的露珠Rz:老百姓已经不好忽悠了
13、网友得魚不賣:疫苗成熟哪有那么快,快的都是假疫苗,[呲牙]
14、网友时间医生张仲景:中医黑出来治疗,用嘴治疗
15、网友愿逐月华流照君:怀疑有人投毒
16、网友偸鈊魚48046050:就这个集采的价格,药企肯研发?
17、网友唔134108665:研发时间长来钱慢!
18、网友极速书签eM:不是说培养了公蚊子杀灭效果杠杠的吗?说消除了一半多,怎么还增加7千多例叻
19、网友壁虎不爬墙:不要过度预防[看]
20、网友8nj87g9v:广州的一家蚊子工厂,专家每天放蚊子。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