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新闻

律师取现1万被盘问 银行做法合法吗

来源:毒舌财经 时间:2025-11-07 00:10 阅读

客户苦银行反诈久矣。

无奈这几年反诈力度越来越大,银行非但没有收敛,反而不断加大对反诈的打击力度,甚至连正常的客户存取款以及转账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知名律师取现被银行盘问并报警

前两天,知名律师周筱赟在微博发表动态称,近日他正在山东东营出差,刚好听到有一个外地的朋友要结婚,他要参加婚礼,于是他就想着在东营直接把现金取出来,包个红包给他的朋友。

趁着空闲时间,他跑到了某家大行东营市的一个网点取现,他原本打算把1万块钱现金取出来。

但是在取现的过程当中,他却面临银行柜员的各种盘问。

比如取现想干嘛?

最关键的是,柜员在反诈核查的过程当中发现,周律师的银行账户前段时间转入了一笔账,于是柜员就来了一番连环盘问,这笔账到底是谁转给他的,这笔钱是什么?

这一系列盘问,直接把周律师给问蒙圈了,他甚至觉得不可思议,认为银行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所以就直接拒绝回答,拒绝配合。

因为在周律师看来,银行这种做法完全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合法的。

一方面是我国《储蓄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用户存款自愿,取款自由,而银行却人为地限制用户正常取款,这本身就违反了储蓄条例的相关规定。

另一方面按照央行的政策规定,目前用户存取现金低于5万块钱,银行是不用询问资金来源和用途的。

但是周律师只取了1万块钱,明显低于5万块钱的红线,但银行却没有按照央行的规定直接给予办理,而是人为地制造各种麻烦,盘问各种信息。

对银行这些不合理的做法,周律师当时也是相当愤怒的,他以为这么做就能够让银行妥协,然而银行却变本加厉。

柜员随后表示:已经打电话给反诈中心和派出所,但是电话没人接,现在只能让反诈中心出警来向你核实。

银行以为通过强硬的态度能够把周律师给吓到,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周律师可是一个网红律师,有专业的法律素养,他们这是踢到钢板上了。

随后周律师选择跟他们硬杠到底,拒绝配合,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虽然当时现场有一些人对他进行劝说,说银行这么盘问是为了他好,但周律师并不买单,他认为银行这是在侵犯自己的权利,银行违反了相关的规定,所以作为一名律师,他必须对这种不合理的做法和行为说No。

眼看周律师不配合,银行也无法给他办理业务,只是以让反诈中心出警为由,让他在银行等待。

然而周律师在银行等待了半个小时,也没有看到警察过来,甚至连反诈中心的人也没过来。

这下把周律师给整不会了,银行不是说让反诈中心出警吗?怎么过了半个小时还没出现?

带着这样疑问,周律师明确问了银行,到底有没有报警,银行这时才支支吾吾说没有报警,他们只是让反诈中心出警。

但银行这只不过是偷换概念而已,因为站在银行的角度去看,他就是报警,但是站在警方的角度来看,他们就是出警,这两者其实是没有区别的,只是站位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但不管怎么样,警察最终没有到现场,最后银行却说可以正常取现了。

看到这,周律师就更纳闷了,之前银行不是怀疑他银行卡有问题吗?怎么现在反诈中心的人员还没到现场,警察还没到现场就可以正常取现了呢?

面对这些疑问和窝囊气,周律师最后没有跟银行计较,而是愤然离开了银行。

但经历这样的遭遇之后,他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并相信在银行遇到类似这种情况的客户应该不少,所以他就在微博上把这个事情发表了出来。

没想到这个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在银行确实遇到过类似这种情况,不管是去办银行卡,还是存现金,取现金,甚至转账都会被银行实施各种盘问,自己被当作犯罪嫌疑人一样审问来审问去,把家底都扒了个精光。

对银行这种过于详细的盘问和干涉,很多用户都认为严重侵犯了自己的权利,甚至侵犯了自己的隐私,为此,很多人都质疑银行,甚至谩骂银行。

银行不能把所有客户当作嫌疑人

面对客户的质疑,其实银行网点也是有苦说不出,现实当中很多银行基层人员对反诈这项工作其实也非常反感。

因为反诈不仅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最关键的是反诈如果做不好,或者疏忽了导致客户被骗,或者银行账户涉诈了,给客户办理业务的柜员是要负有直接责任的,最终会被处以罚款、降职等各种处罚。

在这种严厉的考核之下,银行一线员工没得选择,他们必须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按照法律的规定,按照银行内部的规定对客户进行详细的盘查和核实。

银行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客户,防止客户被骗,同时可以有效防止一些涉诈资金转移出去。

所以从反诈、保护大家财产的角度来看,银行这种做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银行负有反诈的义务和责任,如果银行做不到位,他们自身也会面临各种处罚。

但是现在很多银行在反诈的过程当中,完全是杯弓蛇影,不断放大问题,然后层层加码。

比如监管部门要求对5万块钱以上的现金存取加大审核,但银行网点在落实的过程当中却对1万元以上统统都要进行各种严格的审查和盘问;甚至有个别银行网点以及个别地方的反诈中心要求客户取现超过2万需要在派出所备案才可以正常进行。

银行这种做法完全是通过层层加码来掩盖自己在反诈上的不力和责任推脱。

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反诈监控系统,通过反洗钱中心等各种手段加强对客户银行账户以及资金的监管,利用大数据对用户的行为以及交易进行分析,然后识别风险,隔离风险。

但是现在很多银行却简单粗暴地让柜员来盘问每个客户,不管客户有没有涉诈,有没有被骗,只要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就会面临各种盘问,在银行看来,几乎每个客户都是嫌疑人。

他们采用的是客户有罪论的原则,假设每一个客户都是犯罪嫌疑人,然后对客户挨个审查,让客户去自证清白。

银行的这种做法完全是小题大做,为了防止个别客户被骗,或者个别诈骗分子,他们把所有的客户都得罪了一遍。

这种做法不仅大幅增加了银行业务量,最关键是给正常的客户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和影响,甚至有些客户因为银行的各种限制导致日常的一些业务无法办理。

比如最近两年,很多银行都莫名其妙地对客户的网银转账进行限制,有些客户的银行卡莫名其妙地被限制在日交易额1000元以内,结果导致一些人连房租都无法正常缴纳。

为了防止个别犯罪分子,银行一棍把所有的客户都给闷了,这其实是一种懒政,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

反诈更应该从源头去堵,而不是让正常客户遭罪

对银行反诈,我们理解银行的苦衷,也理解他们的压力,更理解他们为了大家好。

但反诈的手段有千千万万种,而最差劲的就是把所有的客户当作嫌疑人进行盘问。

因为这种盘问对于反诈其实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真的想诈骗,他总会有手段去实施;另外有些客户被诈骗分子骗得神魂颠倒了,就算银行采用各种限制措施,也是很难奏效的。

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最近几年虽然银行的反诈力度非常大,各种限制手段层层加码,但电信诈骗并没有明显消停,还是异常猖狂。

根据国家反诈中心统计的数据,2024年到2025年上半年,国家反诈中心拦截诈骗电话46.9亿次、短信33.7亿条,紧急拦下3151亿元资金,这说明电诈还是很猖狂的。

对此,我觉得银行应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反诈手段是不是足够科学?这种采用人海战术的方式真的能堵截诈骗吗?事实说明了一切。

其实在反诈的道路上,银行完全可以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

比如完善数据监控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的职业、银行流水等各种方式来识别犯罪信息,并及时将异常交易行为上报反诈中心。

比如对于现金转账,超过一定的额度之后,实施12小时甚至24小时延迟到账,这样可以为受骗群众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

总之银行的反诈反的是诈骗分子,而不是反正常的客户,但现在很多银行的逻辑完全搞反了,为了防范个别犯罪客户以及受骗客户,却让绝大部分正常的客户被误伤,这种反诈的二次伤害真的是大家追求的吗?

网友看法

1、网友热心于师傅:换个场景 如果自己的车停在收费停车场,离开时管理员告诉你:请出示合法证件及购车证明,为了你的安全请说明为什么要开车离开及去哪里……

2、网友东方剑007:我孩子是银行柜员,她们每天都是执行银监会、公安部门的各种防诈规定。如果经办到涉及电诈的业务,必须说明自己都按规定的话术尽到防诈的责任。否则承担责任。同时面对着客户的各种不理解。实际国的出发点是想凭着强大的人员优势,做好最后一道防诈的资金关。其实,作为普通取款人来说只是需要配合完成询问,不会影响用户的任何权利的。真的不希望所有人因为这个和银行对立起来!当孩子因为这个和我们抱怨时,我告诉她,这可能只有在咱们国家才能采取的这样的措施,美国不可能采用这种措施!只要确实能阻止电诈的发生就有意义! 希望全国的所有储户在这个问题上能理解国家的良苦用心,希望能尊重银行员工的工作。这项工作真的不是和储户的权利是对立关系!!!

3、网友夕阳丶堕落的很沧桑:那么多贪污受贿的贪官转移了几亿,至几十亿是如何过银行反诈转出外国去的?该查查了

4、网友喔噢耶吖:银行这样做,有没有法律依据?

5、网友用户7681981105924:诈骗贩子的钱拦截不住,普通人的拦截的硬气的很

6、网友清新铅笔6M:其实这个是银行不让你从银行取出更多的钱,它拿了你的钱去做投资了

7、网友除氧器有氧气:遇到一对老夫妇在某大行存3万,各种盘问刁难,要提供证据是自己的钱,感觉真恶心

8、网友FIGOMAI:银行的做法有好也有坏,好是银行能清楚用户取钱的用途,为了防止用户被骗或做违法行为而用钱。而不好之处就是查问得时间过长,太过透露私人信息,让用户容易产生反感。反诈是为了保障市民财产,这是好事。可反诈的方向和方法用错了,就会让反诈成为阻碍进步,提高效率的绊脚石。诈骗的源头在于电话和转帐。抓死那些没实名的号码,不允许生成,没有了这些号码,就算是诈骗也有迹可寻。银行帐号是实名的,如是诈骗也可通过帐户追查,查到不管是多少个帐号参与其,全部抓进去坐劳。刑法要加重这类行为的判罚,这样才能警示后者。国内转国外帐号也是要获得实名才能转账,这就能保证其中追寻的可能。如果是用现金交易,那就只能让用户自己买单了。银行出款时是有问过用途,如是隐瞒了实情,那这不怪银行,毕竟都是成年人了,总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9、网友奇幻柳叶F:反诈,全民陪绑!

10、网友朱砂123456:为啥诈骗分子取钱银行不管?

11、网友鱼古子:我取现被问用途,我的回答是取现给你们行长行贿,柜员回答“好的,先生,没问题”[呲牙]

12、网友若行水:现在是法治治国,银行也不能例外,不能以银行说了算。

13、网友军港之夜7O0r:存款,取款额度多少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权干涉储户! 限制取款额度!

14、网友短路电工:一万元去atm机就能取

15、网友博学艾薇儿8q1:不是,1万柜员机取不出来吗?直接去柜员机取就行了。[呲牙]限额每天只能取5000?

16、网友在雪夜漫步的小脚印:换个场景 如果自己的车停在收费停车场,离开时管理员告诉你:请出示合法证件及购车证明,为了你的安全请说明为什么要开车离开及去哪里……

17、网友春天真的好:只要做到两点,诈骗可以下降99%:1、谁贩卖个人信息,20年起刑;2、电信诈骗损失由三大通信运营商负责

18、网友申城HGW:支持律师。银行不按规矩操作,层层加码,侵犯他人隐私,浪费他人时间,应公开道歉。

19、网友爱吃是美德:我说实话,银行盘问正常客户倒是挺积极,但是呢,诈骗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被骗的钱也找不回来。

20、网友习习羊习习:如果银行不这么做,会面临人行五百万的罚款,你说要问么?人行把反洗钱越来越严格,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