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新闻

美封堵中国的稀土获取途径意欲何为

来源:儒雅随和老泰勒 时间:2025-11-12 00:16 阅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和中国“稀土摩擦”结束之后,并没有放弃对抗的意图,反而马不停蹄开始了下一项行动。美媒之前提到,美国和中国签署的关税“休战协议”实际上只有一年时间,也就是说到时候结束之后,特朗普很可能还会对中国继续进行攻势——前提必须是解决稀土问题。特朗普这段时间对此非常有信心,以至于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打包票“一年后稀土就会多到用不完”;美国财长贝森特日前也拿起所谓的“美国国产稀土”,兴致勃勃告诉记者这是里程碑事件。

《南华早报》11月10日报道称,近期美国的一系列动作,包括与资源丰富的中亚国家召开领导人峰会,以及扩大政府“关键矿物”名单,都显示出华盛顿正在有所行动。有消息人士提到特朗普准备利用拜登时期建立的“稀土联盟”策划下一步行动,和多国谈判稀土合作。而且美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目的:拉着别的国家“上船”之后,这些国家就必须要二选一了,他们很可能会选择拒绝和中国和合作,这正是拜登当初创建“矿产联盟”的目的所在。

此前美国内政部长伯古姆正式披露正在组建“关键矿产交易俱乐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已加入该平台,其终极诉求是通过协调盟友间的矿产提炼与加工贸易,掌握人工智能竞赛的主导权。这一举措并非孤立行动,而是美国近年矿产战略的集中落地:2025年8月,美国联合英、加、澳等十余国成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融资网络”,以超30万亿美元的管理资产为联盟内项目提供专项金融支持;同年10月,美国与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等合作推出18亿美元规模的“Orion关键矿产联盟”,目标募资50亿美元用于优先满足美盟需求的矿产项目开发。

更有甚者,在立法层面美参议院两党议员提出跨党派议案,要求国防承包商2026年前停止购买中国稀土,试图以军方采购为杠杆倒逼供应链“去中国化”。然而,美国的围堵计划面临多重现实困境。首先是联盟内部利益分化的难题:美国谋求规则主导权,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资源国希望抬高矿价,欧盟纠结于环保标准与供应链稳定,印度则试图借机提升本土加工能力,诉求差异已埋下合作裂痕。其次是技术与成本的硬约束,稀土冶炼分离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技术优势难以短期复制,美国及盟友即便投入巨额资本,也面临至少3-5年的产能爬坡期,且生产成本较中国高出30%-50%。

再者是市场过热的风险,美媒提醒当前全球稀土领域的资本炒作现象明显,美股部分稀土矿商股价涨幅超300%,但矿产开发投资实际增速已大幅收窄,盲目扩张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与资源浪费。在这场围绕稀土资源的战略博弈中,没有绝对的赢家。美国“敲每家的门”组建排他性联盟的做法,终究难以逾越产业规律,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网友看法

1、网友一往无前奶酪UM:美国封堵中国稀土的获取,提炼是痴心妄想。中国的策略一招封喉,你无我有,你有我更多价更低。更低价只卖合作者。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