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要说最近美国在稀土领域确实是大动作不断!美国国防部罕见入股美国稀土企业,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下场,甚至还在贸易上通过非常规手段补充稀土供给!
美国在稀土领域密集布局,主要目的就是摆脱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
但重构稀土供应链真的那么容易吗?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又会面临哪些致命瓶颈呢?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01、美国最近在稀土领域大动作不断!
首先,我们来看看最近美国在稀土领域的几个大动作!
第一个大动作就是美国国防部罕见入股美国稀土企业!
7月11日,据美国CNBC报道,美国防部以4亿美元收购本土最大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MP Materials)的15%优先股,成为其最大股东。
另外,美国还加速推动独立稀土定价机制,为矿企提供补贴,设定关键稀土最低采购价。
例如:美国国防部就承诺以高出市场一倍以上的价格——110美元/公斤的保底价采购钕镨产品,要知道,当前市价才只有50-60美元。
美国在稀土领域的第二个大动作就是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下场!
苹果公司宣布与美国最大稀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签署协议,而且预付2亿美元订购2027年起供应的回收稀土磁铁,用于iPhone等产品。
此外,还支持MP在德州新建稀土永磁工厂,预计2028年投产,并重启怀俄明州70年来首个新稀土矿——布鲁克项目,州政府拨款610万美元配套加工厂。
除了上面2个大动作以外,美国还开始在贸易上通过非常规手段补充稀土供给。
一方面,美国通过第三国转运走私中国稀土,包括通过泰国、墨西哥中转进口中国稀土,4个月内走私氧化锑达3834吨,这甚至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伪装标签、拆解包裹逃避监管。
另一方面,美国还开始对中国稀土技术人才的争夺,例如:通过澳大利亚、欧洲公司间接以百倍年薪挖角中国稀土冶炼专家,并试图进口中国独家冶炼设备。
很明显,美国近期在稀土领域密集布局,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摆脱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
02、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面临哪些致命瓶颈?
那么问题来了:重构稀土供应链真的那么容易吗?美国在这个过程会面临致命瓶颈呢?
首先,美国面临的第一个致命瓶颈就是和中国相比,稀土技术代差难以跨越。
要知道,在稀土领域,中国掌控全球70%稀土开采、92%冶炼分离、90%永磁体产能,从矿山到磁体生产无缝衔接。
特别是中国拥有绝对的冶炼分离技术垄断。中国掌握全球90%稀土提纯专利,萃取纯度达99.9999%,而美国技术停留在半个世纪前,纯度仅99.5%,成本高出2.3倍。
第二个致命瓶颈就是美国重稀土产能空白。
虽然美国稀土储量不错,不过美国稀土矿80%为轻稀土如钕、镨,而军用重稀土,例如镝、铽则100%依赖中国进口。
所以在F-35战机、核潜艇等高端装备所需重稀土,美国短期内无法自主提纯。
第三个致命瓶颈就是美国稀土产业链生态严重断层。
一方面是头尾分离困境。美国仅具备开采和初级选矿能力,但缺乏冶炼分离—材料加工—终端应用的全链条配套。MP Materials开采的稀土精矿需运往中国加工,再购回成品。
另一方面,美国稀土产业链也面临环保与成本压力:要知道,美国本土建厂面临严苛环保法规如放射性废料处理,而且美国的电价是中国的3倍,专家预估建成全产业链需10-20年、耗资2500亿美元。
至于第4个致命瓶颈就是美国通过盟友转运或偷运中国稀土走不通,甚至可能会遭到反噬。
一方面,走私反推价格飙升,特别是自中国管制重稀土出口后,国际氧化镝价格单日暴涨37%,美国军工企业成本激增。
另一方面,盟友合作成效有限。因为美日澳印“关键矿产联盟”因各个原因都都难以突破。例如:日本就因为技术断层,无量产能力)、而澳大利亚则因为成本劣势也不行,其提纯成本为中国3倍,至于印度,内部矛盾、拒开放农业市场,所以在稀土产业都难以突破。
03、中国需要注意什么?
所以啊,最近美国稀土大动作不断,本质就是“危机驱动的抢修工程”,但技术、成本和人才短板注定其供应链重建道阻且长。
另外,对于我们中国来说,还是需要筑牢防线。
除了强化技术保密与人才管控,还应该继续利用资源优势推动稀土人民币结算及国际标准制定,将供应链主导权转化为规则话语权。
当然,这场稀土博弈折射大国竞争核心逻辑——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比单一环节优势更具战略韧性。美国若持续对抗,或加速全球供应链“去美化”,反而巩固中国“不可替代性“。
你说呢?欢迎留言评论。#上头条 聊热点#\u0002#夏日生活打卡季#\u0002#稀土出口禁令#\u0002
网友看法
1、网友快乐聪颖香瓜:一要加强技术管控很重要,防止技术泄密和技术人员被挖及设备的外流;二要趁我掌控主动权时,价格我定,且只以人民币交易。
2、网友帅气的吴彦祖:上次看的报道,美国花了50多亿美金支持的一个稀土企业,年产稀土5公斤[捂脸]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