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格局·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学界精英,共同洞察变局脉络、探寻发展新机。
近期A股市场犹如春潮涌动,指数节节攀升逼近3900点关口,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在本次论坛的闭幕对话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原院长刘纪鹏通过精彩纷呈的思想碰撞,透过市场表象洞察深层逻辑,为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牛市是否真的来了?是哪些因素推动了股市上涨?两位专家观点鲜明,论坛现场既有生动的比喻、扎实的数据,又有妙趣横生的激辩,为投资者勾勒出一幅兼具理性与信心的市场发展图景。
01 “站上4000点不存在悬念”
近期A股市场持续走强,上证指数稳步攀升并多次逼近3900点关口,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轮上涨让人不禁感叹:牛市是真的要来了吗?
“A股牛市不是真的要来了,是已经来了,实际上早在两三个月前便已开启。”论坛上,吴晓求的话掷地有声。他坚定地表示,“未来市场站上4000点不存在悬念,尽管近期出现短期波动,但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但也有部分市场参与者担忧本轮牛市可能“昙花一现”,对此,吴晓求强调,行情的延续性具备坚实的内在逻辑支撑。
回顾A股历史,牛短熊长和暴涨暴跌曾是显著特征,吴晓求分析,这一现象根源在于过去市场结构失衡、缺乏持续增长动能,且投机属性较为突出。而如今,这一局面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首先是资产端的改革与上市公司结构的调整,为市场注入了长期成长活力。正如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A股前50家上市公司中,科技性企业数量已从“十三五”末期的18家增至24家,市值占比接近一半。
其次是需求端改革,包括流动性的改善。央行对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及两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设,为市场构筑了坚实的底线信心;与此同时,社保基金、养老金、商业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有序、按比例入市,持续扩充市场流动性,成为短期推动市场成长的首要力量。
“若没有流动性的改善,便不会有当前的市场态势。短期来看,它可能排在第一位”,吴晓求强调。
另外还有制度平台的改革。吴晓求认为,各项规则的改革核心是从法律到制度、到规则、到政策的一系列调整。这个改革的方向是将市场由传统的融资主导型市场,向财富管理导向的投资市场转变。“最近一年来,我们的制度改革、制度的完善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给了市场一个信心,给了市场一个合理的预期”,吴晓求说。
“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闭幕对话环节
对于当下的行情,刘纪鹏也明确指出,“目前是‘慢牛’,牛市行情”。
刘纪鹏回顾称,在过去十年间,A股曾三次冲击3700点未果,而本次市场能够稳步向上,关键因素在于顶层设计的强力推动。他提到,国家层面多次明确提及“活跃资本市场,增强市场吸引力”,为市场注入强大信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央行首次通过“便利互换”机制,直接向证券、基金、保险等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允许其以ETF或成分股作为抵押置换国债,再经由商业银行置换为现金,初步规模达5000亿元。
尽管市场在今年4月经历回调,跌至3040点,但刘纪鹏认为,这是对前期快速上涨的技术性修正。从更长周期看,A股在3000点附近徘徊近17年后,当前已进入稳步上升通道。近4个月800点的涨幅,是政策与市场多方合力的结果,也印证了“慢牛”格局的韧性。“所以这一次应该是牛市,而且是慢牛行情,是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背景下实现的。”
刘纪鹏总结称,本轮行情已不再是汇金公司“单兵作战”,而是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深度联动、共同发力的成果。在全国上下凝聚共识、政策工具持续发力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有望走出长期健康的“慢牛”态势。
02 市场上涨的核心是“信心经济”的体现
一般来说,资本市场分析常聚焦于三大核心要素:基本面、流动性以及政策端。然而,近期的股市表现,让一些投资者感到疑惑:经济基本面尚未有明显的大幅改善,股市为何上涨?
针对这一疑问,刘纪鹏表示,不能仅将股市视为被动反映经济的“晴雨表”,更应看到其作为“启动引擎”的主动作用。当前市场上涨的核心是“信心经济”的体现,在国家全力提振资本市场的背景下,充足的信心本身就能推动市场向好。
当然,近期美联储降息也是较受关注的外部影响,对此,刘纪鹏指出,从政策面来看,美联储降息和中国货币政策之间的联系一定是正面的。按特朗普的预计,美联储利率早就应该降,他的目标是起码要降到1.25%-1.5%,不是现在的4.25%-4.5%。那么美联储降息就成了牵动全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
刘纪鹏认为,这对A股是“机遇远大于挑战”。他指出,美国股市已处于历史高位,而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将驱使全球资本寻找新的“价值洼地”。此时初现上涨态势的A股吸引力大增,迎来了吸引外资的绝佳时机。他建议,应借此东风进一步扩大开放,如提高QFII额度,引导外资成为市场下一阶段突破4000点的重要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原院长 刘纪鹏
吴晓求在论坛上指出,本轮市场行情能够形成持续成长态势,有着深刻的内在动因,核心在于多维度改革,包括资产端改革、需求端改革及制度层面改革,这些均构成了市场成长的核心内在动力。
03 头脑风暴:股市交易时间应否延长?
影响股市的不仅是宏观的政策,股民生活的琐碎细节也同样重要,市场制度的每一处优化都牵动着投资者的切身感受。
吴晓求曾建议A股收市的时间延长到下午4点,甚至可以开“夜市”。在此次论坛上,他对此进行了回应并进一步申述其主张。
吴晓求认为:“延长交易时间当然不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但是适当延长交易时间可以讨论,可能会受到大家欢迎”。
“我们原来是4个小时的交易时间,如果延长到下午4点也不是不可以。下午3点收市有一点早,延长交易时间可以满足投资者的交易需求,与香港交易时间一致”。他说。
吴晓求提到,对于白天工作繁忙的人群来说,开设夜市有其合理性。“他们不能在工作时间用电脑买卖股票,虽然不违法,但也不符合工作纪律。从实际出发,延长交易时间可以方便这部分人群,且不会改变市场核心规则”。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 吴晓求
两位学者还就股市与消费拉动作用展开讨论。刘纪鹏指出,把股市“拉起来”能够显著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进而带动消费增长,并认为资本市场有望接替楼市成为推动国民财富增长的新引擎。
而在刘纪鹏多次使用“把股市拉起来”这一表述时,吴晓求幽默插话,笑称与刘纪鹏“很熟”,但对“拉起来”这一提法“始终不理解”。他调侃道:“这个‘拉’字带有些主观色彩,我一般不太赞成用‘拉起来’这个概念,还是让它‘涨起来’就可以了。”
刘纪鹏则随即笑着回应:“我下次可以换一个词,推起来”……两位专家的幽默互动,引得现场响起阵阵会心的笑声,论坛也在这睿智不乏幽默的余味中,圆满闭幕。
网友看法
1、网友一天天的:牛市,大家快冲啊
2、网友流浪浪:注销式回购太少,减持太多就是一隐患
3、网友钱海缘:有些观点完全是胡说八道,交易时间不可能会延长,这关系到方方面面
4、网友幸福小猫U:不赞成夜市,因为那样伤害股民身体,上午提前半小时:即九点开市,下午延长半个小时,即三点半收市。
5、网友儒雅叶子gV:刘教授太爱我大中华了,为国家为亏损企业为散户操尽了心。祝你幸福健康长寿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