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新闻

媒体评崔丽丽被质疑“当时没报案”

来源:红星评论 时间:2025-09-29 23:52 阅读

近日,一段“职场性侵认定工伤”当事人崔丽丽怒怼网友的视频引发关注。

据报道,针对留言“为什么当时没有报案,却过了十天半月再返回(案发地)报案?你自己也在多媒体访谈中承认自己抛出要2000万私了……”对此,崔丽丽怒怼网友,称“多久报案是‘老娘’的权利,你管得着吗?”

其实,对于报警时机与私了传闻,崔丽丽早就有过公开回应。据此前报道,她曾表示:“我第一反应是懵的,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也担心报警之后,别人会怎么看我?我的工作怎么办?我的职业生涯会不会就此结束?这个行业我还能不能待下去?我39岁了,不是刚毕业的小姑娘,我有一份做了十几年的工作,有家庭有孩子,我真的不敢轻易报警。”

很显然,这些纠结哪里是“为什么不马上报警”的简单质问所能概括的?创伤发生时,有人会瞬间爆发,有人会陷入麻木,有人会在现实权衡中犹豫,这从来不是什么受害者的“原罪”,而不过是人性在冲击下的真实反应。可在部分网友眼里,“不立刻报警”俨然成了“可疑”的证据,仿佛迟来的维权,也成了受害者的过错。

至于“2000万私了”的传闻,崔丽丽同样有过解释:对方想拿谅解书轻判,却毫无歉意,她才开出这个“对方无法满足的数字”。这其实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拆穿和戏谑对方想用赔偿息事宁人的虚伪。可一些人却抓住“2000万”这个数字放大,仿佛受害者一谈“钱”,维权的动机就不纯了。可谁又规定,受害者只能抱着纯粹的痛苦?当加害者试图用“钱”消解过错时,受害者用对方在意的方式表达愤怒,难道不是一种正当的反抗?

更进一步看,此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无论多久报案,还是私了传闻,崔丽丽本不该承受来自舆论的拷问,也没有义务要对这些带有明显苛责倾向的质疑给予回应。所以,尽管崔丽丽这次怒怼网友的态度,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适”,但我们不应该要求一个受害者对于这些带着恶意的发问再保持一种“温和”的,或者是符合一些人心目中“弱者”“受害者”的形象。

事实上,值得警惕的,从来不是崔丽丽的态度是否“温和”,而是舆论场上某种根深蒂固的“完美受害者”执念。长久以来,部分网友心里似乎有个隐形模板,即性侵受害者就该是脆弱的、隐忍的,该在创伤后立刻寻求帮助,该对“赔偿”避之不及,最好还带着让人心疼的“弱者”气质。

然而,崔丽丽穿着被侵害时的衣服与丈夫出庭,甚至连反驳网友都带着锋芒,这显然打破了一些人对于性侵受害者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无论何时,受害者从来没有“标准”模样,更没有义务活成大家所期待的样子。有人选择沉默,有人选择呐喊,有人需要时间消化痛苦,有人在意情感补偿,有人更想让加害者付出代价,这些选择,并没有高低之分,更不是舆论审判的理由。

那些追问“为什么不怎样”的人,或许忘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在性侵事件里,有错的只有加害者。受害者的任何反应,哪怕在旁人看来可能不够完美,但也不该成为被苛责的理由。崔丽丽的怒怼,实际上也是对这种苛责惯性的一种本能反抗。

因此,面对这名不同“寻常”的受害者,哪怕不能给予同情和声援,也请克制网络审判的冲动。这甚至已经无关什么道德正确,而只是一种对现代“理性人”的基本要求:当面对自己可能无法理解的他者时,我们需要的是改变自己的偏见、提升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去怪罪对方为何没成为自己所期待的样子。在当前网络世界中,对受害者最好的声援,应该是真正尊重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能在不受审判的环境里,选择自己想要的维权方式——仅此而已。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郑楚

编辑 汪垠涛

审核 官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网友看法

1、网友师哲心一:眉飞色舞,兴高采烈的样子,

2、网友零基础学做自媒体:懵了十天半月?[抠鼻][抠鼻][抠鼻]

3、网友玛卡巴卡哇卡米卡呣:当时不报案,想要什么?

4、网友洒脱钢琴Os:平衡心态,

5、网友通城杰男:恶心嘴脸让我无法共情!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