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新闻

无人驾驶能解决假期堵车问题吗

来源:中新经纬 时间:2025-10-01 01:24 阅读

中新经纬9月29日电 题:黄金周堵车,不做方向盘侠

作者 朱克力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

每逢长假,交通拥堵都成为旅游城市的一大痛点。特别在“十一”黄金周,交通压力集中在高速路网与城市枢纽,传统驾驶模式下,疲劳、分神或经验不足常导致事故或拥堵。而在今年,在汽车领域AI技术迅猛发展的加持下,多地推进无人驾驶服务,如上海街头“真无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多场景接驳服务。无人驾驶作为自动驾驶的高级阶段,可能为缓解假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带来新的启发。

从技术角度看,无人驾驶是AI技术在交通领域最复杂、最全面的应用之一。AI算法与模型是无人驾驶的“大脑”,无人驾驶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AI算法实现“群体协同”。例如,多辆无人车可实时共享路况数据,自动调整车距与车速,避免人为急刹引发的连锁反应。在高速场景中,编队行驶技术能让车辆以极小间距跟驰,大幅提升道路通行量。城市内,无人驾驶出租车或接驳车可按需调度,减少空驶率,缓解景区周边打车难问题。

无人驾驶的这种特性,可能重构“十一”等节假日“出行—旅游”的时空关系。传统自驾中,驾驶员需专注路况,乘客活动受限;无人驾驶解放双手后,车内可变为移动办公或娱乐空间。例如,家庭出游时,孩子能在后排观看电影,成人处理工作邮件,到达景区时已完成休息,直接开启游玩。这种“时间复用”将减轻旅途疲惫感,延长有效旅游时间。无人出租车,还可以通过云端互联,实时分析全局路况,智能分配车辆路径,避免所有车辆扎堆涌入同一条路,改善“十一”等假期大量车辆涌入有限道路资源造成拥堵的问题,提升旅游体验。

旅游模式方面,无人驾驶推动“门到门”无缝衔接。游客可通过APP预约无人接驳车,从家门直达酒店或景点,避免中转等待。景区内,无人观光车可按游客兴趣动态规划路线,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提供实时解说,形成“个性化移动导览”。

但是,当前无人驾驶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局限性。一方面,无人驾驶覆盖范围仍较小。若仅部分车辆具备无人驾驶能力,混合交通流中可能出现“人机博弈”——人类驾驶员的随机操作可能干扰算法决策,反而降低效率。另一方面,极端天气或复杂路况(如乡村道路)下,传感器可靠性仍存疑。因此,无人驾驶在黄金周更可能作为“辅助工具”,通过特定场景试点(如机场至景区专线)释放效率,而非全面替代人工驾驶。此外,无人驾驶体验升级需配套服务支撑,当前车内娱乐内容、景区接驳网络、跨交通方式的数据互通均需完善。若仅技术单点突破,用户体验可能流于表面。

无人驾驶前景广阔,但安全始终是底线。未来,在优化无人驾驶技术时,企业应强化“人机共驾”模式,在复杂路况下保留人工接管权限,避免算法盲区导致事故。同时,建立实时监控中心,对运行车辆进行远程干预,例如遇到突发施工路段时,人工调度员可临时调整路线。

服务层面,需构建“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整合无人驾驶、公交、地铁、共享单车等数据,为用户提供最优组合方案。例如,“十一”期间,游客输入“从酒店到迪士尼”,平台自动推荐“无人驾驶接驳车+地铁”的混合出行,并预估时间与费用。

政策端,建议交通管理部门在黄金周前划定“无人驾驶专用道”或“测试区域”,减少与常规交通的冲突。对参与试点的企业,可要求其公开安全记录,接受公众监督。此外,需制定假期应急预案,明确事故责任划分,避免因纠纷影响技术推广。

无人驾驶在黄金周的价值不在于“炫技”,而在于通过AI技术赋能,让出行更从容、旅游更纯粹。(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

网友看法

1、网友东方红曰升空:【联大演讲,内塔尼亚胡的失望,更疯狂 - 今日头条】 点击链接打开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