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围棋的小众世界里,战鹰无疑是最出圈的那一个。很多“00后”因为战鹰而关注围棋。坐在棋盘边的战鹰,神情严肃,嘴角从不上扬;坐在镜头前的战鹰,却完全是另一个人,不再有棋盘纵横十九路的束缚,不到十平方米的直播间,就是她的“天元”。
战鹰的直播间成了通往围棋世界的一座桥,小众、刻板的黑白方圆,也灵动有趣了起来。不久前,战鹰和团队还策划了一场业余围棋大赛,入门十天的小棋迷也可以报名萌新组,名字就叫“熬鹰杯”。她希望,自己的热度,能够持续转化为围棋的热度。
30岁的战鹰,走过了布局阶段的几起几落,终于可以天马行空,落子于棋盘之外,不必在意什么定式、本手,走出了自己的“宇宙流”。
想赢棋,先要学会怎么输
要赢棋,先要学会怎么输。学好这一课,棋手战鹰花了21年。
沉浸在棋盘的方寸天地里,用心同用兵,每一步都关乎“输赢死活”。“我输完棋极其沮丧的,那种瞬间失落到谷底的情绪,我无法控制它。但相对应的,如果你赢了棋,那种巨大的成就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代替。”曾经的战鹰总有执念,“如果两个人当中一定有一个人赢,那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战鹰的父亲是战斗机飞行员,她名字里的“鹰” 来自“鹰击长空”,这是父母莫大的期望。从6岁被父亲带进少年宫学棋开始,战鹰就走在了“想赢”的路上。学了半年,就在省里拿了第六。“那是不是努努力就可以拿冠军?”战鹰问自己。果然,冠军一个接一个到来。
10岁时,战鹰拿到了全国少年儿童围棋锦标赛儿童组的亚军。她的父母经过艰难斗争,最终决定由母亲陪着孩子到北京的围棋道场闯荡。可在汇聚无数同龄精英的北京,“天才少女”的光环在战鹰身上慢慢褪去。
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八点半,道场的生活除了围棋,还是围棋。常规训练之外,周末还要另找职业棋手上小课。分明下得是走一步看三步的围棋,可摆在这群“冲段少年”面前的却只有冲击职业这华山一条路。每年参与全国定段赛的少年超过500人,最终成功定段的只有二三十人。失败了,从头再来,很多人中途离开,而战鹰坚持了8年。
战鹰说,现在的自己才知道,所谓的“被淘汰”要打上引号,当年的同学们自有海阔天空,但当时自己的认知里,却只有“留下来的才是强者”“一定要拿到职业段位”。
冲段的第8年,19岁的战鹰终于成为职业棋手。她说,自己靠的是实力加运气。13盘棋,她赢了9盘。原本以为要再次与胜利失之交臂,但在赢9盘的棋手中,战鹰依靠小分,幸运搭上了冲段的末班车。
棋盘很小,世界很大
彼时的战鹰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但职业体育的残酷在于,它在跟你说再见的时候,都不会打一声招呼。在战鹰面前刚刚打开的职业围棋大门,很快又被悄悄关上了。围甲联赛2胜16负的职业最差战绩,让战鹰久久无法释怀。
学围棋能带给你什么?这是战鹰后来常问爱好者们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27岁时不停输棋的自己,战鹰的答案是:坚持。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再坚持一下。转机就是在我决定最后再咬牙坚持一下的时候出现的。”这个“转机”,说的是“不甘心”的战鹰尝试在平台直播围棋。一次直播中,她因为看到贴吧里冷嘲热讽的帖子而“破防”痛哭。正是这条视频让她的直播间人气暴涨,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她的真实和努力。
被一些网友调侃的“抽象”标签,在战鹰看来,却是最真实的自我。一只鹰的双脚突然与大地相接,棋手战鹰二段逐渐成了平台顶级主播,成了棋友们调侃的“战老”和打破次元壁的“鹰酱”,也成了全新的自己。人生的阅历下成了一盘好棋,如今的战鹰早已与互联网上的各种声音和解,再锋利的攻击,她也一笑而过。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如今她对胜负的这份平常心,来得多不容易。
走在清华、北邮、北理工还有新加坡的校园里,战鹰惊诧于粉丝的热情,“你们难道不上课吗?”“不会是来看我的吧?”,还有粉丝骑着车偶遇,热情地打招呼……这些瞬间都让战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交互”。
“熬鹰杯”:全民围棋派对
不久前,战鹰和团队策划了一场业余围棋大赛,入门十天的小棋迷也可以报名萌新组,名字就叫“熬鹰杯”。“不再是传统的围棋比赛,两人端坐、其他人安静观赛”,她希望,围棋可以尝试些不一样的下法,有互动、能参与,她也希望,自己的热度,能够持续转化为围棋的热度。
为什么围棋必须有两种颜色?战鹰如果和AI组队,能下得过世界冠军吗?“神之一手+鹰之一手”“一色棋”等各种奇思妙想在“熬鹰杯”上变成了现实。“网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鬼点子,什么战鹰下前100手,AI下后面100手,能不能下过职业九段世界冠军,我们选了一个比较有话题度的方式把它实现出来了,想把这件事做得有趣一点。” 战鹰说。
“啊,又让我来?”聊起和AI首次组队混双,战鹰的感受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彼此无法形成默契,“AI反倒把我绝妙地将打掉了,专门把难题留给我”。
生活的棋局:落子无悔
千古无重局,生活亦如此。落子于棋盘之外,战鹰也不断尝试着跨界挑战。
舞台剧、脱口秀、唱歌跳舞、打游戏……黑白围棋世界之外还有什么色彩?战鹰也很想去看看:“很多领域都很像围棋,入门很简单,想要往上走的时候需要特别下功夫”。
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后,战鹰说,下围棋反而成了一件很快乐、很纯粹的事。“我能感受到我一个明显的变化,以前下棋会抠很多细节的东西,时不时纠结在里面。现在再下棋的时候果断了许多,虽然没有训练,但是莫名地有一种自信,相信自己就去下。”
“我从来不会后悔我曾经下过的棋,即使我知道我上一手棋下臭了,但那是我当时所能做的最优选择。我要做的是,立足当前局面,寻找下一手的最优解。曾经过去的那些棋,过去就过去了,我想一直保持这种钻研,接下来这个局面我该怎么应对、有哪些路可以让我选,我觉得这个乐趣是无穷尽的。”
30岁的战鹰,落子无悔。
记者丨李行健
编辑/马晓晴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