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新闻

固态电池布局10多年为何还不能量产

来源:硬核熊猫说 时间:2025-10-25 02:38 阅读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吹了十多年的全固态电池,为何却至今没一家能真正量产?

早在上世纪,中日韩就开始布局固态电池,日本丰田更是在2010年就正式启动固态电池研发。

但是你发现没有,现在15年过去了,每天都有新闻说固态电池实现了突破,但真正量产的又没有多少。

比如日本丰田在今年,号称“获批生产硫化物固态电池”,但实际上生产线都没调试,更别说试产,要实现真正大规模上起码要2030年后了。

至于韩国,比如日本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差!

中国则稍微好点,比亚迪、宁德时代都已经实现了固态电池量产和上车,但中国虽然量产了,却不是全固态而是半固态。

要知道,固态电池可以分为:半固态、准固态和全固态,其中只有全固态电池才是真正的“终极形态”。

所以中国真固态电池也没办法量产。

也就是说,中日韩布局了十多年,砸下了将近百亿的研发费,却全军覆没,谁也没办法先突破固态电池的技术壁垒。

固态电池为啥这么难?难道这场 “下一代电池竞赛” 真成了集体画饼?

事实,可能比我们想得更复杂,固态电池之所以一直没能量产,归根结底,还是固态电池技术太难了。

固态电池说得简单点,它就是将常规锂电池里面的有机液态电解液换成固态的。

这个根本性的材料变革,带来了三大颠覆性优势,首先没有液态电解质,它就减少了漏液的可能,安全性直接拉满;其次是能量密度是主流液态三元电池的 1.5 倍,续航飙升,可以轻松破 1000 公里;最后全固态电池还能在-40℃到 100℃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如果真能量产,那么就解决了目前锂电池安全、续航、极端环境下不好用的三大难点,因此,它才会被称为电池的终极形态。

但是将电解质从液态变成固态也会产生两大噩梦难题:这两大难题如同两座难以逾越的大山,阻碍着其商业化进程。

第一个是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糟糕的固固界面接触的晶体。

啥意思呢?锂电池主要有三个部分:正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然后离子在里面跑来跑去。

在固态电池里,电解质和电极都是固态,它不像液态电池那样能流动填缝,而是像两块积木挨着一样,变成了“硬碰硬”,这就是固固界面。

固固界面上只有少数点真正挨着,离子跑过去阻力很大,还容易在接触点上“扎堆”,一扎堆就长一种叫“锂枝晶”的东西。

一旦“锂枝晶”体积过大,就可能刺穿电池,从而造成短路。而且电极用久了会胀会缩,本来接触就不好,这下更容易被撑开,那就会出现接触失效的问题。

第二个噩梦难题是固态电解质材料,目前,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类,但这三大类都有各自的问题。

聚合物固态电池工艺成熟,但离子导电率低;氧化物固态电池,成本低、安全性高,但离子导电率也不高,而硫化物材料导电不错,但不够稳定怕空气、又怕水分,成本也高。

说白了,他们就像早期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一样,各有优势,但都有明显的缺点还没解决。

想要量产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说简单是因为,只要解决上面提到的两大难题,然后就可以上车,再不断提升工艺。

说难是因为这两个涉及材料和工艺,需要不断地投入,不断试错,不断研究新的工艺和材料弥补缺点才能一点点攻克。

说白了,全固态电池就是一场持久战,因此,中日韩都在死磕这个技术。

日本死磕硫化物技术路线,韩国选择氧化物和硫化物技术路线并行。而中国的打法最务实,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线全都布局,但在产业化道路上,却选择了“半固态电池先行”的渐进式策略。

原因很简单,日本国土面积小,产业高度集中,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咱们家大业大,产业链完整,多条腿走路更稳更快,毕竟小孩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相反日本在硫化物技术路线上的技术专利最多,但是硫化物技术路线能否成功可不一定。

典型例子就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早期电池产业都看好三元锂路线,但实践下来发现还是磷酸铁锂根据性价比。

日本和韩国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只专注于实验室技术研发,缺乏投产验证,很难做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

而中国则先从半固态入手,可以降低难度,先市场化将产业链给搭建起来,然后再技术迭代就相对容易得多。

因此,中国的优势却远不止技术路线的选择。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电池产业生态系统——从上游材料、中游制造到下游应用,完整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效应已经显现。

如果固态电池是一场持久战,那么中国已经做好了打仗的准备。#电池##固态电池##锂电池##全固态电池#

网友看法

1、网友此后余生旅行游记:肯定要全固态啊,全固态意味着颠覆西方专利制约的传统油车,全固态意味着以后油车就是个屁,意味着智能化、绿色化,好好想想它的意义

2、网友淡泊智者葡萄wb:我知道的“固态电池”是七十年代陆军的“81”“71“电台用固态电池。闲下来无事,把“报废”的电池“破坏性拆开外包装”里面是N节五号电池的“串、并联”,用一周左右就报废,我们拆解成五号电池送老乡战友,后来要求“以旧换新“。

3、网友lhmx2008:早几天不是有个什么碘,能完美解决吗?

4、网友井底之蛙11:60——70年代以前手电筒的电池是些什么材料?那时候我们农村买一对电池(一般是5号)如果节约点用可以用半年。 村上有个教师,手电筒光线不足时,他用盐水(他说是盐水)怎么糊弄一下又可以用一段时间,那时我们常找他修理类似问题……。

5、网友一丝不苟枫叶vV:纯粹的固态电池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降低溶液的占比,你想想生物的繁殖,从水生到卵生,再到胎生,还是没有完全离开水,胎儿周围还是有羊水保护

6、网友快乐梦想uu:研发产品质量第一,技木不过关的不准投产。绝对不能造那些花而不实的产品出厂,绝对不能造那些质量没保障的产品出厂,绝对不能拿人们的生命当试验品。

7、网友晚月鹤声:终极电池形态,既不是固态,也不是液态!而是凝胶态!如何?[捂脸][捂脸][捂脸],前两条走不通,为什么不走第三条道路呢?[捂脸][捂脸][捂脸]

8、网友左看风右看雨:楼主了解的非常全面,实际上硫化物电池大概率行不通,因为它会放毒,放车上危险系数太高,大家的路应该是走错了才导致精力浪费,不然现在固态电池应该能上车。空气铝电池换电应该可行,固态氧化物电池前景最接近上车,锂空气电池应该加大研究力度,硫化物做储电站或许可行,性价比可能还不如铁空气电池 。

9、网友用户8594356615781:也有可能是固态电池已经成功,但前期电池产品销售火热。暂时不必要推出。一旦有一家推出固态电池。其它厂家才会立即跟进。

10、网友绵绵细雨57766092:你孤陋寡闻了。宁德时代开始量产了。

11、网友大话:其实固态电池早几十年就普及用了,~~如以前电筒、电话及现在用的什么三号五号七号电池。只是现在要用既功率大、储量大又要轻的才实用!故计不难!只差质量缩小,储量增加就0K!…记得以前及现在仍用的电池也能充电!

12、网友哪咤三太子之外:用石墨烯技术进行复合三层叠加缠绕,增加接触面同时进行安全保护。

13、网友左罗633:如果真如所说的问题已解决,那就剩唯一的问题,就是电池寿命。如果能做到与汽车同寿,或在汽车寿命周期内更换一次电池,并且成本较低,不会形成用电省的钱被电池厂商吃掉,燃油车将会被全部淘汰。

14、网友温柔大海2t2:要走出三大模式,大力发展高续行核电池,用在航空母舰,航天飞行器,飞机,车辆,以及手机上!

15、网友一丝不苟糯米YX:半固态也不要紧,只要不起火,不爆炸,续航能力强而且价格不高就行!

16、网友没有H规矩:去年说的沸沸扬扬钠电池好像了无生息的死去了。

17、网友奋发有为原野0wY:南孚早实现了,5龷7龷还有聚能环[大笑][大笑][大笑]

18、网友正南门杜哥:干电池算固态电池吗?

19、网友豁达近水知鱼性近山识:经常在头条上看见这家企业那家企业突破固态电池,就是不见量产,就是不见运用。

20、网友老刘xxx:搞核电池最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