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0月30日电 (张澍楠 付健青)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
年内“二连降”
北京时间3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75%-4.00%。
美联储发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声明指出,现有指标表明,经济活动正以温和的速度扩张。今年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略有上升,但截至8月份仍保持在较低水平;近期指标也与这些趋势相符。通胀率自年初以来有所上升,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
在考虑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进行进一步调整时,委员会将仔细评估最新数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前景以及风险平衡。同时,委员会决定于12月1日结束缩表。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后,美股三大股指维持涨势。现货黄金一度跌至3979.9美元/盎司,后反弹至4005.8美元/盎司,短线波幅约25美元。
芝商所FedWatch工具截图
此次降息符合市场预期。截至10月29日15时,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降息25基点的概率高达99.9%,维持不变的概率为0.1%。
2024年9月,美联储开启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随后于2024年11月、12月再分别降息25个基点,3次累计降息100个基点。2025年9月18日,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区间。
美联储官网公布的日程显示,2025年美联储还有1次利率会议,将于北京时间12月11日公布新的利率决议。
摩根士丹利此前预计,美联储将连续降息至2026年1月,并在2026年4月和7月再降息两次,最终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降至3.00%-3.25%。
民银国际研报称,在弱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发布后,美联储降息已成定局。受政府停摆影响,原本应在10月中旬发布的美国9月CPI数据推迟至10月24日发布,最终数据显示当前美国的通胀压力略低于市场预期,关税对通胀的影响不甚显著,不构成对美联储降息的掣肘。
该研报还表示,在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各项数据缺失的情况下,9月通胀数据发布后,美联储10月降息概率接近100%,12月连续第三次降息概率升至91%,2026年1月连续第四次降息的概率也超过50%。
日、欧央行料“按兵不动”
除美联储外,日本央行和欧央行将在亚洲时间10月30日先后发布利率决议。市场预计,日本和欧洲央行将保持“按兵不动”。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总务省10月24日公布的9月CPI(2020年为100,生鲜食品除外)为111.4,较上年同期上升2.9%。涨幅较8月的2.7%扩大0.2个百分点,为4个月来首次扩大。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家庭收支持续承压。能源价格上涨2.3%,3个月来首次转为增长也是推高整体数据的因素之一。
民银国际分析,日本9月CPI较8月有所回升,增加了市场对于日本年内加息的预期。不过目前日本央行对于通胀压力下的加息决策仍存在分歧。同时在高市早苗上任后,其正着手推动财政刺激和对抗通胀的施政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在10月保持定力的可能性较高。
欧洲方面,10月17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的利率处于适当水平,足以应对全球经济接下来可能遭遇的任何动荡。拉加德还称,通胀与经济增长的风险已更加均衡。此外,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时拉加德提到:“我们目前处在一个良好位置,能够很好应对未来冲击。”
市场普遍认为,经过一年内八次降息、将欧洲央行存款利率降至2%后,降息周期可能已经结束。
民银国际称,欧央行7月和9月连续暂停降息,近期欧元区通胀保持稳定,多位欧央行官员均表示当前利率水平处在合理区间,预计也将保持按兵不动。
中国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据央行网站10月2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中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践与未来演进》的主题演讲。潘功胜在年会上提到,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等表示,央行的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始于2024年8月,并连续5个月共净买入国债1万亿元。2025年1月,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央行宣布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本次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是暂停近10个月后的再度重启。
对于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的考量,温彬等提到四方面,其中一方面是“美联储开启降息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25bp,后续连续降息的市场预期较高,结合当前美国疲弱的就业和温和的通胀,年内有较大概率再实施两次降息,有利于未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稳定。同时,5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保持稳中有升态势,10月24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为7.12,较4月30日升值约2%,为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可能带来的汇率波动提供了缓冲垫。
此外,10月27日上午,央行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9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团队认为,综合当前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预计四季度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会进一步发力,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并适时恢复国债买卖。在通过这两项政策工具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的同时,四季度央行还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操作,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这意味着年底前市场流动性将继续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市场利率上行空间不大。
温彬称,在MLF、买断式逆回购和买入债券到期压力加大,以及支持明年初政府债集中发行等背景下,不排除央行在四季度采取降准或买入债券的手段来深度释放流动性。(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网友看法
1、网友踊跃争佳绩:随着美元进入降息周期,人民币出现回流态势。市场活跃度提升,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也更能切实感受到资金的流动与经济的活力。
2、网友阿七侃球:还是没降到位,比我国要高。应该还有50个基点空间。到时,才是中国股市的艳阳天。
3、网友黑悟空神话:我没太理解,为啥比如降息,股票会涨
4、网友朗朗的天气:美元降息,人民币回流,国内资金流动加快,普通民众能看到钱了[捂脸]
5、网友中嵌科技:美联储这次降息完全在市场预料之中,但连续降息的信号意义远大于幅度!全球资本流向正在重构:美股借着降息东风维持强势,黄金上演V型反弹说明避险情绪仍在。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央行提前布局——恢复国债买卖操作+9000亿MLF组合拳,明显是在美联储降息窗口期强化货币政策自主性。现在中美利率差收窄,人民币汇率稳在7.12附近,给国内宽松政策留出宝贵空间。普通人要关注两点:一是房贷利率可能还有下调机会,二是理财收益或进一步走低,得抓紧锁定长期收益了!
6、网友随机随性:美联储都降两次了,可国内的银行还在那里硬抗
7、网友这都不能用:就业率这一块美国永远不不上中国,中国永远是上升的
8、网友向阳而生,条条新:美联储再次降息25基点,旨在应对经济放缓压力。此举将引发全球市场涟漪效应,多国央行或跟进宽松。降息周期开启凸显经济隐忧,美股短期提振但难掩基本面风险。投资者需警惕资产波动,把握宽松政策窗口期调整布局。全球市场正迈入新一轮政策调整期。
9、网友春秋小白2968:美国利息都快付不出了 还死撑着 才降25点
10、网友听风看世界:美联储降息会导致美元相对贬值,进而使人民币和欧元等相对升值。欧元升值可能会降低欧盟进口成本,但对于依赖出口的欧盟国家来说,会降低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1、网友乐天派西柚:美利坚想拉爆中国经济,没想到自己先扛不住了[捂脸]
12、网友乌浪:国内房贷利率还不降啊?
13、网友htc45:看来下个月20日贷款利率要降了
14、网友静享: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落地,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下调至3.75%-4.00%,这场被定义为“风险管理式”的宽松行动,以美元流动性为杠杆,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连锁反应,不同资产类别呈现差异化分化格局,既释放出流动性红利,也暗藏风险博弈。
15、网友潇洒的小凤梨:就业率这一块美国永远不不上中国,中国永远是上升的
16、网友自在入尘:我们大规模减持美债,两者可能有一定的联系为什么不全部减持呢?
17、网友狐山诗行:希望稳步发展,A股保持
18、网友云岭砺剑:“村字号”让农业更具发展潜力、农村更富生机活力、农民更有拼搏动力,奏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乐章。
19、网友乐天派橘子0658:欢迎中新经纬主播的分享!
20、网友三国AI职场故事:美联储又降25基点,实属自家就业数据“亮黄灯”的无奈之举。这波操作让美元“甜味”变淡,咱们海淘、留学能省点钱啦!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