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泉新闻于2024年09月28日 10时36分03秒发现,媒体:预制朋友圈未尝不是活在当下热点,“生日还有一星期,照片已拍好P好”“国庆假期还没到,朋友圈都已经预制好了”……最近,继“毛坯的人生VS精装朋友圈”火了之后,“预制朋友圈”成了新的热搜话题。
“现在朋友圈也预制了?”其实,许多人早就已经这么做了——事先精心准备好素材,在某一时刻或情境中发布,而不仅限于“记录此刻的美好”。这让笔者想起,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笔下的“脱域”机制:人们的社会关系可以从特定场所中解放出来,从而对时空进行重组。
朋友圈正变成“脱域”的缩影:不一定要“实时在场”,也能制造出“在场感”。比如,化一次妆,准备几套衣服,再来一次特种兵式的拍照打卡,就攒了足够的库存。平时再一地鸡毛,也不妨碍朋友圈里岁月静好、光鲜亮丽,甚至“出去玩一次发好几年”。对此,有人质疑是本末倒置,为了塑造“理想自我”,把分享变成了表演,人为增加了社交负担。
在一个高度媒介化的时代,适度“凹人设”无可厚非。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朋友圈或多或少存在印象管理,某种程度上,它也能让社交更“丝滑”,降低沟通成本。本质上,“预制”只是一种形式,同样有其积极意义。毕竟,发朋友圈是比较个人化的行为,与其纠结于是不是“真实”,不如关注够不够“真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有点忙”。错开时间发布,有时候并非主动为之。以深度旅游为例,一路行程匆匆,又不愿一发了之,“预制朋友圈”便可更从容细致地记录,甚至还能分批次进行,选择最合适的时机传播,这又有何不可?更何况,有的人只是把朋友圈当“记事本”,并不在乎有多少点赞。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徐霞客生活在现代,他或许也很爱写“小作文”,但未必每一篇都是“有感即发”。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预制”,不如说是“复盘”,是热爱生活、积极建构意义的体现。
“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有些体验只属于此刻,但时间线一旦拉长,则其情境可能发生变化,或是别有一番趣味。只要不是自欺欺人、盲目攀比,能带来情绪价值,哪怕有那么一点虚荣心,也不应过于苛责。曾有一项研究表明,相较于刷朋友圈,发朋友圈更容易带来幸福感。这似乎不难理解,就像“预制朋友圈”提供了更主动和灵活的方式,去取悦未来的自己、对抗平乏的庸常。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活在当下”?
曾几何时,“为什么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了”引发热议。朋友圈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每个人的打开方式并不一致,期待值也不尽相同。但对积极分享的期许,对真诚交往的呼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终究是殊途同归。
最后,不妨为这篇文章,配上一个“马尔克斯式结尾”:多天以后,被“预制朋友圈”所触动的你,一定会想起,那个自己认真挑选图片、精心编辑文案的下午。
来源:人民日报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