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新闻

哈尼亚在伊朗被杀会有什么连锁反应

来源:新京报评论 时间:2024-11-25 06:10 阅读

据天泉新闻于2024年08月02日 00时34分41秒发现,哈尼亚在伊朗被杀会有什么连锁反应热点,

在巴勒斯坦各派别和解的关键时刻,哈尼亚在伊朗遭刺杀,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势必超过前两位被刺杀的哈马斯领导人。

▲哈马斯7月31日发表声明说,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其位于伊朗的住所内遭以色列空袭身亡。图/新华社/美联

文 | 徐立凡

据央视新闻消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公共关系部当地时间7月31日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以及一名保镖当天凌晨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死亡。据报道,哈尼亚前往德黑兰是为出席30日下午举行的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宣誓就职仪式。刺杀事件发生后,哈马斯、巴解组织等各派均发表声明予以谴责。哈马斯方面发表的声明说,这起暗杀事件系以色列所为,是“懦弱行为”,发誓将对袭击方进行报复。哈马斯高级别领导人哈利勒·哈亚在德黑兰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表示,有目击者称,一枚导弹击中了哈尼亚的房间并发生爆炸,哈尼亚及其保镖遇难,现场门窗、墙壁受损严重。目前正在等待伊朗方面对该事件的全面调查。此外,伊朗、俄罗斯、卡塔尔、土耳其、叙利亚等国也对刺杀事件表示谴责。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月31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认为,为他复仇是我们的责任。”截至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声称制造了这起刺杀事件,但哈尼亚之死再度让巴以和解变得更加遥远。第三位遭刺杀的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是1987年成立的哈马斯第四代领导人,也是第三位遭刺杀的哈马斯最高领导人。哈马斯由加沙教师出身的亚辛创立,他也是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曾多次被以色列方面抓捕判刑,直到1997年为交换以色列摩萨德特工获释。2004年3月22日,亚辛在以色列发动的空袭中被炸死。当时,哈尼亚就是亚辛的助手,他亲眼目睹了亚辛被杀。亚辛被刺杀后,哈马斯另一位创始人兰提西接任哈马斯领导人。但在亚辛遭刺杀后不到1个月,兰提西也遭以色列武装直升机的导弹袭击身亡。兰提西之后,哈立德·马沙勒成为哈马斯的“自然继承人”。马沙勒也曾是以色列摩萨德的头号目标,1997年曾在约旦遭摩萨德特工注射毒药暗杀,后在克林顿干预之下获得了解药。2017年,马沙勒代表哈马斯公布政策文件,不再提“消灭以色列”,此后基本处于隐退状态。在兰提西遇刺后,哈尼亚就成为哈马斯的实际领导人之一。与亚辛曾遭巴解组织创始人阿拉法特软禁不同,哈尼亚与巴解组织的关系还算融洽,2006年-2007年,哈尼亚曾被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任命为自治政府总理和民族联合政府总理,直到哈马斯与巴解组织发生武装冲突。此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哈尼亚是推动巴以和谈的代表人物。在巴勒斯坦各派别和解的关键时刻,哈尼亚在伊朗遭刺杀,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势必超过前两位被刺杀的哈马斯领导人。

▲7月30日,伊斯梅尔·哈尼亚(中)在伊朗德黑兰。图/新华社

领导层遭重挫不足以瓦解哈马斯在哈尼亚遭刺杀前,1月份,他的助手阿鲁里遭以军空袭身亡。3月份,哈马斯下属卡桑旅指挥官伊萨在以军的一次突袭行动中身亡。7月份,哈马斯最高军事领导人迪夫遇袭。可以说,哈马斯领导层连遭重挫。截至目前,尽管没有任何组织声称对哈尼亚被刺杀事件负责,但对哈马斯领导层持续进行斩首行动以瓦解哈马斯,确实是以色列方面长期执行的战略行动。不过事实证明,这并不足以瓦解哈马斯。20年前亚辛遭以军空袭身亡时,哈马斯还不是加沙地带的主要政治力量。亚辛身亡后,20万人参加了亚辛葬礼,哈马斯在巴勒斯坦民众中的支持率迅速飙升,到2006年已经可以与法塔赫并驾齐驱,组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如亚辛和兰提西一样,哈尼亚被刺杀也难以阻挡哈马斯推出新的领导人。近30年没有公开露面的卡桑旅指挥官穆罕默德·戴夫、接替哈尼亚出任加沙地带领导人的叶海亚·辛瓦尔、哈马斯发言人阿布·奥拜达等人,他们同样是以色列的“眼中钉”,同时也可能成为哈马斯新的领导者。恶性循环中没有人是胜利者对于哈尼亚之死,很自然地可以带出许多问题。比如,伊朗安保情报体系是否被深度渗透;伊朗有没有能力以及用什么方式实施报复;以色列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战时内阁是否会因此重新稳固下来;随着哈马斯创始一代纷纷离去,新领导层是否会因推举陷入内讧……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线程问题,而关联着更复杂的国际局势。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本就严峻的中东局势将更趋严峻。针对加沙地带的停火谈判,哈马斯高级别领导人哈利勒·哈亚就表示,当前背景下,谈论停火谈判没有意义。而即使疾风暴雨式的冲突短期内不会加剧,但是否会有连带效应次第显现,依旧值得持续观察。比如,中东和解进程问题。以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为代表,美国曾经长期主导中东和解进程,近来美国还在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和解。哈尼亚之死可能进一步凸显美国偏袒以色列的负面后果,令中东国家对美国和以色列产生新的担忧。又如,重启伊核谈判问题。此前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上台被认为给伊朗与西方和解带来了“微弱希望”,但哈尼亚死于伊朗,很可能驱使伊朗在核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哈尼亚被刺杀后,伊朗西北部城市库姆的贾姆卡兰清真寺再次升起了红色的“复仇旗帜”。2020年1月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被刺杀时,伊朗就升起过“复仇旗帜”。今年1月2日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阿鲁里遭刺杀的第二天,苏莱曼尼墓地附近发生连环爆炸案导致84人死亡,伊朗再度升起了“复仇旗帜”。每一次“复仇旗帜”的升起,都标志着仇恨种子被埋下。而哈尼亚之死,再次加剧了这种情况。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中,谁也不会是胜利者。2023年10月哈马斯发动的“阿克萨洪水”行动和此后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灾难,都在证明这一点。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赵琳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