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泉新闻于2024年08月07日 12时35分27秒发现,要用成熟眼光看待正在长大的全红婵热点,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晖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玮皓
全红婵又夺冠了,看着满屏的“婵宝”甜蜜昵称、“归来仍是未成年”的亲切调侃,猛然省起:再过7个多月,全红婵就18岁了,她正在长大,而我们——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和公众,是不是也该用“成熟”一点的眼光来看她;至少,“小孩姐”式的叙事已经不再合时宜了吧。
全红婵(中)、陈芋汐(左)和金美莱在颁奖仪式上自拍合影。8月6日,在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获得金牌,中国选手陈芋汐获得银牌,朝鲜选手金美莱获得铜牌。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14岁夺冠女子十米台的全红婵以“水花消失术”震撼登场。简单纯粹、不谙世事,喜欢吃辣条,向往着去游乐园玩个痛快;但转眼之间又会对媒体直言,自己拼搏的动力之一,是赚钱给妈妈治病……这个单纯乐观的孩子身上有太多直指人心的特质,能令普通人感到温暖、动容。也正因为如此,在许多成年人眼里,她的故事就像一个包含着励志色彩的“童话”,让包括记者在内的不少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这个女孩也有着必然要经历的人生阶段:成长,以至于从关注角度到叙事习惯,都长时间有意无意地停留在“低龄模式”——总想挖掘点“萌趣”,总想挖掘点“萌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红婵相关新闻的报道视野。
但是对全红婵来说,成长既是无可避免的,也是多方面的——
她要面对社会、面对自己。那个会在赛后以百米冲刺速度“逃过”混合采访区、与媒体相对无言甚至在被问及性格问题时会尴尬反问“杏哥是谁”的“社恐”小姑娘,终究要在公开采访中面对媒体,承受一战成名带来的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要认清自己,避免背上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而且,她也终究要面对看台上那些“故意压低分数”之类的不理智声音。
她将迎来生长发育。当身高肉眼可见地从1.40米“窜”到1.50米、1.60米,骨骼和肌肉发育带来的体重、体型变化,不仅影响运动员的协调性、平衡感,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也深深地影响着跳跃高度、空中姿态和入水效果,此外,青春期的诸般变化还会带来心理影响、情绪波动。
更重要的是,她还会遭遇失败。2023年7月的福冈世界游泳锦标赛,当陈芋汐站上最高领奖台、成就世锦赛女子单人十米跳台跳水三连冠的时候,很多人才猛然记起这位东京奥运会银牌得主,同时也回过味来:全红婵输了!原来中国跳水“梦之队”在女子十米台项目上有两位“天才少女”,另一位就是这个只比全红婵大一岁多的上海姑娘。
这一切,全红婵都准备好了吗?
全红婵在赛后记者会上。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所幸的是,在巴黎圣丹尼水上中心的十米跳台上,看过全红婵的奥运临场表现,所有关于“成长烦恼”的担忧,都如同她入水时的水花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主管教练、奥运会五金得主陈若琳团队的严格监控、科学训练之下,全红婵正在稳定地度过发育期,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面对媒体,全红婵不仅能够独自从容应对,话也多了起来,语言表达、逻辑呈现能力均有很大改观,而且也会适当放一波“情绪表达”活跃气氛,比如在被问到赛前听什么歌时陡然提高嗓门:“DJ啊!”
至于失败的滋味,从东京到巴黎,全红婵也尝过不少,但每次回来,她都能带来更好的表现、更稳定的发挥,一如本次夺冠过程的第三跳。这是略有瑕疵的一跳,只得到76.8分,对陈芋汐的领先分差也随之缩小到1.6分。但全红婵阵脚未乱,迅速调整,第四跳得到92.4分的高分,再次拉开分差,直到最终夺冠。赛后有记者问全红婵“取胜关键何在”,全红婵答曰:关键在我自己。
对于有可能“缠斗”整个职业生涯的对手、队友、朋友陈芋汐,面对“会不会继续卷”的问题,全红婵回答:“也不是说卷,就是大家把自己的水平跳出来,跳好。后面先别想那么多,做好当下。”
全红婵在颁奖仪式后。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瞧,这就是正在长大的全红婵。尽管稚气未脱,尽管成长的路还很漫长,但这个姑娘总能在品尝、感悟的同时,给我们带来惊喜。她的故事,也会不断在成长中“上新”。而我们,也该适当地把目光从她包包上挂的那些公仔上,移开了吧。
网友看法
1、网友聪慧的念初心:全红婵成中国奥运最年轻三金王 超级厉害 不服不行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