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新闻

欧洲人在夏季高温中自救

来源:红星新闻 时间:2025-07-20 17:23 阅读

当地时间7月6日,意大利罗马,在持续的热浪中,人们在巴尔卡恰喷泉中纳凉,当日气温高达40℃。图源/视觉中国

一过六月,欧洲大陆正式入夏,热浪也再度席卷而来。从葡萄牙到德国,从法国到希腊,气象观测到的温度甚至一度飙升至46℃以上,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烈日灼烧下,城市变成“烤箱”,街头喷泉挤满人群。在这片空调普及率远低于亚洲的大陆上,人们不得不靠湿毛巾、冰脚盆和瓷砖地板等“物理降温”方式与极端天气博弈。

热浪连番侵袭

欧洲多国气温破历史纪录

2025年夏季,热浪席卷整个欧洲,从地中海到英伦三岛,无一幸免。

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Copernicus报告,2025年6月是欧洲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葡萄牙的小城莫拉(Mora)六月的日均气温达到46.6℃,刷新该国纪录;西班牙塞维利亚连续三天突破44℃,多地进入“极端气温红色警戒”状态;西班牙气象部门表示,今年6月份全境“极其炎热”,“创下了历史新高”,甚至超过了以往七八月的正常平均气温。

当地时间6月28日,西班牙巴塞罗那,游客们在国王广场的阴凉处躲避阳光。图源/视觉中国

据报道,7月以来,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多个旅游城市已连续多日日间气温超过42℃,游客数量骤减、古迹管理压力剧增。例如雅典卫城因“石板热浪”反射效应,出现游客因中暑晕倒的情况,因此中午时段临时关闭。法国南部城市尼姆、马赛一度进入“极端天气状态”,公共交通、学校、户外工地等大范围暂停。

即便是以气候温和著称的英国,也难逃热浪侵袭。6月,伦敦希思罗机场气温曾达到33.6℃,打破当地6月历史最高纪录。这种气温曾被视为极端事件,如今却成了“年度常规”。

气象专家表示,此次热浪来得比往年更早、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涵盖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克罗地亚、希腊等大部分中南欧国家。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持续多日超过40℃的高温在欧洲并不常见。由于气候变暖,此类极端热浪未来将更加频繁、更加致命。”

“欧洲正经历气候危机的新前线。”有媒体评论称:“这个大陆曾以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著称,而今,它正变成另一片沙漠。”在社交媒体上,“#EuropeIsBurning”(意为“欧洲正在燃烧”)一度登上多国社交媒体热搜,成为今年夏天现实与情绪的缩影。

“无空调挑战”下的“自救”:

风扇+冰碗、侧睡瓷砖上

英国气象局专家吉利安-凯博士指出,“超过40℃的可能性,在过去12年间增长了20倍。”西班牙气象局代表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这次热浪来得格外早,强度更高,且明显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尽管气候专家早已多次警告极端天气将成为新常态,但当酷热真的扑面而来,这片没有空调的大陆,仍显得猝不及防。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指出,这种极端热浪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使市中心平均气温比郊区高4–6℃,局部甚至超过10℃ 。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不得不关闭学校,调整工时,强化用电保障;而更多普通人,则在“没有空调的家”里,用冰水、湿毛巾和“夜间开窗”的方式,一寸寸熬过日间高温。

当地时间7月2日,法国巴黎,人们通过消防水带降温。图源/视觉中国

不同于亚洲和北美地区的高空调覆盖率,由于环保、历史建筑难以改造、高昂的人工成本等原因,大部分欧洲家庭和办公场所并未安装空调。有数据显示,法国家庭中仅有25%配备空调,英国不足5%。这一现实使得高温来临时,居民不得不依靠一系列“土办法”进行降温。

在德国柏林,26岁的公司职员尤尔根表示:“我已经一个月没在下午两点前出门了,家里只能靠小风扇,和把瓷砖地面泼湿来降温。”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索菲则坦言:“我挂着湿毛巾、反复擦身,用风扇对着喷水瓶吹风。家里没有空调,也没钱换新窗户,这些就是我的全部选择。”

社交平台上,“#NoACChallenge”(无空调挑战)成了热门标签。有人把床搬进地下室,有人拿出露营装备“家中搭帐篷”。不少城市家庭还开始使用“风扇+冰碗”的组合制造“微型土空调”。还有人在瓷砖地板上浸脚、侧卧休息。

欧洲新闻电视台的建议指南也广为流传,包括:全天关窗防晒、夜间开窗通风、少用热水、集中在房屋北侧或背光房间活动,以及避免摄入高糖和高酒精饮品等。

高温下的城市与公共系统

“重新设计”迫在眉睫

夏季的热浪不仅影响了欧洲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巨大挑战。今年入夏以来,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地爆发森林火灾,法国在一天内关闭了1900所学校,意大利禁止建筑工人在高温时段作业,英国则因为核电站温度超负荷,被迫临时降低功率运行。

当地时间7月18日,法国马蒂格,森林火灾中浓烟在建筑物附近升起。图源/视觉中国

欧盟正在快速制定应对策略,从城市结构出发对抗高温。欧盟联合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政策简报指出:“增加城市绿化、推广反射屋顶、引入喷雾系统和设置凉感庇护所,是对抗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手段。”

但同时,“要不要全面推广空调”在政策层面上引发争议。一方面,空调的普及能有效减缓个体热应激;另一方面,它也将带来电力负荷、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长。

气候科学家弗里德里克-奥托在专栏中警告:“如果我们不停止燃烧化石燃料,这类致命的热浪只会变得更加频繁且更具破坏力。”她还补充道,欧洲国家应将建筑节能、城市绿化和社会公平同时纳入降温策略。

对于住在老旧房屋、没有遮光窗帘、买不起电风扇的家庭来说,高温不再只是“不舒服”,而是真正的生命威胁。

在伦敦,一位独居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窗户连遮光布都没有,我拿毛巾沾水盖在身上,一个晚上起来七八次……我已经忘了上次睡完整觉是什么时候。”

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称,仅6月,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已有超过2000人疑因高温死亡。法国政府则承诺,未来三年将在老年公寓与社会住宅中增设冷却设备,“这不是简单的天气新闻”。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王薇 发自德国

编辑 杨珒 责编 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网友看法

1、网友南极鲶鱼马保国:现在通网络了,老百姓不好骗了,今天大晴天的柏林

2、网友做个俗人out:为什么中国的气温都是卡在39度上不去?老外的动不动就是43-45度

3、网友高级书签df:不知道是不是骗的,但是我知道习惯成自然[捂脸]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高温[捂脸][捂脸]不习惯也没办法

4、网友大熊猫的悲伤:反正是有一个说谎的

5、网友慕士塔格: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就马上去查一下这些城市,基本没有上过30度,特别奇怪文章哪来的数据

6、网友快乐的快递小哥:因为没装新风,我打开门吹空调,幸福

7、网友和光同尘:我正躺在37度的凉席上看着这条新闻,窗外估计已经39度了[捂脸]

8、网友洒脱露珠bnxvq3: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我不关心欧洲人怎么防暑,我在中国,知道我可以把空调开在27度,没事绝不外出。作为企业退休老人,退休金不高,电费还是没问题的!我在广东,56789五个月每月电费计划支出250元,其他月份每月不超出100元。平均下来,全年每月电费150元足矣。声明一下,我家89平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老夫妻两个人居住。

9、网友缤纷书签2ST:奇怪了,欧洲报温度46度,中国报就没有超过40度。

10、网友廉洁奉公:同样是在地球上,中国全国各地的气温永远不会超过39度,什么原因?![捂脸]

11、网友翡翠鉴赏风:美国人吃不起鸡蛋,到中国后早餐只吃茶叶蛋,大呼过瘾。 日本人吃不起大米和西瓜,纷纷渡海来到山东,一人抱个大西瓜就啃,直呼“吆西”。 韩国人吃不起肉,成群结队跑到东北,一人点一个大肘子,啃得满嘴流油。 欧洲人买不起空调,热得跳到喷泉池里,到了中国后,赖在机场里不出来,吹着空调笑哈哈。

12、网友yao云水禅心:我们国内温度始终在40度以下![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13、网友唯一32675:还是中国好,气温不会超过40度

14、网友猫皮兔:那我们中国可比欧洲人幸福,我们天气预报都是39度多,从来没到过40度。

15、网友LASTORDER132:所以说啊,有些国人知足吧。国家肯定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你要知道,也许你习以为常的享受,却是国外梦寐以求的。

16、网友上进的路在脚下:你不是说的40多度吗?

17、网友山坡闲采野花:这里是北京

18、网友异心仁:中国欢迎你们,快来

19、网友北漂农夫:你用的华氏温度表?

20、网友一切随缘4323:中国从来都没有40℃以上的高温[捂脸]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