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新闻

谁为“流浪的化骨水”负责

来源:看看新闻 时间:2025-09-17 00:44 阅读

近日,有网民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的母亲在外出散步时不慎踩中一个老化容器,导致其中液体溅到脚部,当场无法行走。后被紧急送医,确诊为氢氟酸中毒,但因接触面积过大,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针对该事件,杭州闲林街道办事处9月15日通报称,事件发生在9月9日,52岁的涂某某在进入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于9月14日凌晨不幸身亡。公安机关在接警后第一时间介入,事发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生态环境部门已按规范完成现场无害化处置;街道正在全力推进善后处置工作。

致命的氢氟酸从何而来?为何出现在公共区域?

据了解,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溶解性,甚至被民间称为“化骨水”。它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金属处理、玻璃蚀刻等领域,尤其在半导体制造和石油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网传受害者女儿发帖称,当地警方在事发地附近又发现两壶氢氟酸,但该消息尚未获官方证实。记者在地图上搜索发现,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住宅密集,设有幼儿园,附近还有一处工业园区。

涉事氢氟酸的具体来源目前尚不明确,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但随意丢弃氢氟酸的行为已明显违法。

氢氟酸属于危险化学品,其购买和使用受到严格管制。若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处置有毒物质,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如被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相关责任人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此外,根据《刑法》,如企业或个人未取得合法资质而非法储存、经营危险化学品,则可能构成危险作业罪。

氢氟酸伤人事件并非个例。今年1月,福建泉州一男子在用氢氟酸清理陶瓷花纸时,因未使用专业橡胶手套,导致氢氟酸渗入布手套灼伤手指。2018年,浙江金华浦江县一名环卫工在清理垃圾时,双手被垃圾中的氢氟酸腐蚀。当地城管部门曾尝试查找危化品来源,但因垃圾量过大,最终难以锁定丢弃者。

氢氟酸虽然听起来陌生,但不少家用清洁剂中实际含有该成分。武汉一名皮肤科医生此前表示,氢氟酸灼伤病例并不少见,提醒公众如使用含氢氟酸的清洁剂须做好防护,包括佩戴专用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专家指出,公众如遇强酸灼伤,应在有水源的情况下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20-30分钟,之后可用2%-5%的氢氧化镁或肥皂水处理创面,并继续冲洗。若无水源,则应用干毛巾或纱布擦去污染物后立即送医。

氢氟酸为何会出现在市民散步的空地?针对这类兼具强腐蚀性和剧毒的危险化学品,应如何规范处理以最大限度避免安全风险?

华东理工大学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徐宏勇指出,氢氟酸对人体的危害与接触面积密切相关:“当接触面积超过一个手掌大小时,就可能危及人的生命。”他推测,此次事件中受害者接触面积较大,“可能是由于穿着网状运动鞋或凉鞋,在踢到或踩到泄漏物时导致了较大面积的沾染。”

徐宏勇表示,氢氟酸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玻璃制造、金属冶炼等行业,甚至某些强力清洁剂中也含有氢氟酸成分。若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尽快前往具备救治能力的专业医院就诊,因为一般医院通常缺乏针对氢氟酸的应急处置能力。在规范管理方面,危险废物处置目前实行全流程监管制度:企业在将危废运出前,需在环保局系统中登记,明确运输车辆及接收单位,实行联单管理制度。接收单位也需对废物处置过程进行记录,确保全程可追溯。本次事件中的氢氟酸显然属于违规丢弃,已构成违法行为。他强调,危化品的管理,是技术问题,更是责任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废弃危化品的巡查与清理,筑牢公共安全的防线。

看看新闻记者: 崔信淑 陈昱卉 阮丽

编辑: 阮丽 陈昱卉

责编: 崔信淑

网友看法

1、网友一心向火:首先要找到丢弃人,找到后由其承担全责或大部分责任。找不到直接责任人的话,如果危险品是在居民小区内,物业承担部分责任,如果是在拆迁区域,拆迁办承担部分责任。地块由谁负责管理谁须承担责任。

2、网友平淡如水:这样的剧毒化学品居然随意乱扔,是无知还是故意为之?

3、网友顺势乘风:归哪个部门管,抓紧时间管好

4、网友快乐搞笑的小铃铛!:好了,原来都不知道这玩意叫化骨水,现在好了,谁都知道了!

5、网友赞颂传扬正能量:常见的家用清洁剂中,可能含有氢氟酸成分的有: 1. 陶瓷清洁剂:用于清洁陶瓷表面的污渍和花纸。 2. 某些特种清洁剂:用于金属和玻璃的清洁,可能含有氢氟酸成分。 使用这些清洁剂时,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 佩戴防护装备:使用时戴上专用手套、口罩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清洁剂。 2. 避免混合使用:不要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或其他危险反应。 3. 储存安全:将清洁剂存放在儿童和宠物无法触及的地方。 4. 通风良好:使用时确保环境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如果不慎接触到氢氟酸,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6、网友牛踏飞燕:严查严惩这些投毒投放危险化学品得犯罪分子!

7、网友A0i大吉大利:图片评论

8、网友张生(JOHNSON):剧毒化学品生产运输、销售、购买、使用都必须实名记录并有备案,确保有迹可寻。 只有肯下功夫认真找,肯定能找出是谁丢弃的!

9、网友英明果断黄生:这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何况是几大户

10、网友爱对话:图片上没看到危险标记,就像骷髅头哪种,应该有!

11、网友南山前海:纳入应急管理部负责[灵光一闪][我想静静]

12、网友手机用户3287663885:太可怕了,这个高危化学品如何流出来的

13、网友遇见更好的自己:谁泄露的呢,谁为死者负责呢

14、网友一直很安静:这属于犯罪了吧

15、网友抛抛老谢:早确诊的话估计截肢能保命!

16、网友耕田马1:谁……?

17、网友喜庆的橙子:这种危化品的包装是否有编号等可以溯源的编号?

18、网友友爱香瓜Sf:拆迁方!

19、网友A0i大吉大利:图片评论

20、网友遇见更好的自己:谁为死者负责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