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5日飞往美国纽约,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并计划于29日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据多家媒体透露,就在两人会面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在和埃及、沙特等国领导人会谈时承诺,他不会让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
美国政府在对巴勒斯坦问题上一贯偏袒以色列,但此次罕见承诺对以色列设限,承诺不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本月9日,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此后中东一些国家“抱团取暖”,加大国防力度,此举是否也迫使特朗普在约旦河西岸问题上作出让步?
美有意打造所谓“和平缔造者”形象
总台新闻观察员 王昆鹏:最近一段时期,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谴责和压力达到了一个高峰。特朗普此时发表“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的表态,从政治层面,既是在顺应西方盟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一再要求,也是在为美国自身或者为特朗普自己的政治形象来考虑。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众多的西方国家日前纷纷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不仅是对以色列的压力,也是对美国的政治压力。当主要的西方盟国都开始在巴以问题上与美国对立,美国必须考虑在施压以色列方面有所表态来弥补这种对立。另外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一些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领导人与特朗普举行了会谈,大家的核心要求除了加沙局势之外,另一个重点就是不能让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进行任何形式的吞并,特朗普有意打造自己所谓“和平缔造者”的国际形象,当前俄乌冲突无法按其期待的那样迅速达成和平协议,在巴以冲突中他还是希望有所突破。因而近期,美方也提出了一份关于推动结束加沙地带战事的文件,特朗普也向其他的地区国家承诺,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地区。
这一努力事关未来的所谓斡旋成绩,更牵扯到特朗普第一任期引以为傲的《亚伯拉罕协议》,也就是促成阿联酋等一些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是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已经公开声明的红线,直言可能会危及《亚伯拉罕协议》。特朗普对此也心知肚明。
美国想要应对在海湾地区出现的“防务脱美”
总台新闻观察员 王昆鹏:除了上述的政治层面,特朗普用这番表态积极回应阿拉伯国家,也是在应对美国在海湾地区更加现实的“防务地震”。由于以色列9月上旬对卡塔尔空袭时,美方的人员和军事装备都无所作为,这让包括卡塔尔在内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开始了防务自主或者“防务脱美”之路,这一点是美国意想不到的。
过去数10年,该地区给美国交防务保护费便可获得安全的幻想已经破灭,海合会已经决定启动联合防御机制,并且开始具体的实施,例如加强情报共享,将开发新的导弹预警系统等等。在海合会之外,沙特也在近日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这种“防务脱美”之路虽然不会立刻让海湾地区脱离美国的防务保护,但已经对美国的军火贸易和防务形象带来了实际的威胁,美国也必须加以应对。
当前在阻止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上,对阿拉伯国家积极回应并支持,美方在继续维持在地区事务上所谓美国依旧靠得住,能够约束以色列的形象。但最终无论美国政府作何打算,还要看中东地区的现实发展。近两年的巴以冲突,美国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残酷军事行动的支持和政治袒护的后果,以及对周边国家的肆意袭击,并不是简单一句涉及约旦河西岸的表态就能够轻易化解的。
原标题:《应对海湾国家“防务脱美”,美政府罕见承诺对以设限》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