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一句听上去有点吓人的话流行起来,“长期少量喝酒等于慢性自杀”。
很多人本能反应是:夸张了吧?医生不是还说“适量饮酒有益心脏”吗?然而,如果把最新十几年的研究拼在一起看,这句话虽然有点重,但方向并不离谱:长期、稳定的低剂量饮酒,确实在缓慢、累积地增加死亡风险,只是它走得很慢、很隐蔽。
更隐蔽的是,你的认知,是被酒类企业塑造的。
在我们对酒精科学认识不断刷新的同时,酒类企业却通过营销和广告,一点点把“酒”从一种有风险的成瘾性物质,包装成了“生活方式”“社交润滑剂”,并借此长期影响公共政策。
过去几十年,很多研究画出过所谓的“J 型曲线”:不喝酒的人和大酒量的人死亡风险较高,而“少量饮酒者”似乎死亡风险最低。
这个图被营销成一句金句,“每天一杯红酒,有益心脏”。
这句话,要多离谱,有多离谱。近十多年的大规模研究,把这层“光环”一层层撕掉。
世界卫生组织在 2023 年正式表态:对癌症和多种疾病而言,不存在所谓“安全阈值”,喝得再少,只要是长期习惯,就在增加风险。
新近关于痴呆的研究则干脆指出:就认知健康而言,连“小酌怡情”都谈不上安全,少量饮酒也在增加终身痴呆风险。
我给你翻译翻译大白话,科学界共识正在从“适量可能有益”,转向更冷酷的一句话:酒精是一类明确的人类致癌物,风险从第一杯就开始累积,只是剂量越大、速度越快。
我看,红酒有助于健康的说法,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老年“适量饮酒者”往往是本身健康状况较好、收入更高、社交更活跃的人;而完全不饮酒群体里,掺杂了大量因疾病、成瘾史被迫戒酒的人。如果不把这些人剔除,就会误以为“不喝酒的人更容易早死”。
酒精实际上是慢性自杀的助燃剂。
酒精代谢产生乙醛,它会直接损伤 DNA 和修复系统;在口腔、咽喉、食管、肝脏、乳腺等部位,哪怕很低的长期暴露,都能观察到癌症风险上升。
慢性自杀并不是今天这杯酒杀了你,而是十年、二十年里,每天那一杯,把你的风险累计积攒,直到某一天以癌症、脑梗、肝硬化的形式集中结算。
那我们就问了,这种说法,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呢?
酒类企业背后推波助澜,常常采用几种叙事。
比如“适量有益”叙事、情感营销,这都是老套路。
新套路是,年轻化和女性化包装,低度酒、预调酒、果味气泡酒、卡通罐装,把一种成瘾性物质伪装成“饮料”“小甜水”,削弱风险感,拉低入门门槛。
体育赛事与娱乐节目的深度绑定,从球赛赞助到音乐节、短视频挑战,让酒精融入“潮流”和国民娱乐记忆。
酒精之所以能长期“低危害化”,靠的不只是广告投放,更重要的是对政策环境的塑形能力。这种套路,说白了就是砸钱。
在美国,烟酒企业高强度游说与政治献金,酒精产业在 1998–2020 年间用于游说的费用高达数亿美元级别,核心目标就是影响税收、广告限制、最低定价等政策的走向。
还有就是借助公益组织,对自己洗白。
同一家公司,一边赞助酒类促销、一边做“反酒驾公益广告”“关爱青少年项目”,通过企业社会责任(CSR)来换取舆论好感和政府合作空间。
各大电视台,我们虽然看不到香烟的广告,但是黄金时间,白酒广告,那是集中轰炸。
我们今天看到的宽松酒类广告环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长期利益博弈的结果。
作为公共政策制定者,应当做的不是替企业圆场,而是用最新证据重新校准指南、广告规则和税制;
作为企业,应当停止以模糊宣传掩盖已知风险;
作为普通人,我们则需要做的也许很朴素,少喝、能不喝就不喝,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留一点余地。
网友看法
1、网友聪明枫叶xj:因为喝白酒少活2至3年对于八九十高龄的人来说值得,但是因为喝白酒而少活二三十年就不值得了,我国有很多长寿老人终身喝白酒怎么解释?这得因人而议。不能一刀切!
2、网友进取华夏后人:有研究表明时间是造成人体慢性死亡的主要因素[大笑][大笑]
3、网友dota爱好者:意思就是少喝别勤喝,小酌别大喝,而且要看个人身体情况[马思纯的微笑]
4、网友心清气平:不需要洗白,本身就是爱酒的人自己找的借口,爱喝罢了,喝酒对身体有伤害,但是对精神有慰藉,精神上的愉悦在没有发现身体疾病前占了上风[比心]
5、网友爱自由美的乘波体:人类发现酒数千年了,古代人喝酒是为了缓解身体的疲劳和治疗疾病。如今人类喝酒主要是为了陶冶情操和社交氛围。至于说危害人的健康,实际上,吃盐也会……
6、网友爱生活的孔雀4Ig:烟酒都是对人体的杀手,那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在生产并对民众大量出售,为了社会稳定和秩序和税收?
7、网友早起的雷鸟:佛山三水区一位超百岁的老人家,每天二两米酒,雷打不动、风雨不改。 任何东西都是有一个度,不喝酒了改喝珍珠奶茶就健康吗? 中国人不是讲究“中”,合适极好。
8、网友山沟沟的风:记得以前资本为了推广调和油大肆贬低猪油,为了推广鸡精大肆贬低味精,为了推广转基因食品大肆鼓吹其无毒无害,这些东西就当是笑话来看就是了。几千年中国的饮食文化就是最好的注解
9、网友英明果断柑桔sR:中华酒文化几千年,凡事都离不开酒,别谈酒色变,极端炒作,适量没有什么,一切正常。什么没有害?什么多了都有害!饭吃多了胃涨,水喝多了浮肿!别听兔子叫就不种黄豆了!
10、网友以善为上顺其自然:我在一位老中医家看到一位90岁老头手推车坐着89岁老太太走十几公里来看看诊,中午在屋沿下坐着喝一瓶水就着馒头吃,手夹一只烟(很便宜),问他喝的什么,回答:小卖部打的酒。请问如果老头不喝酒抽烟,是否活得更长?
11、网友芷若&初见:为什么人们那么爱喝酒呢?也不可口,这是为啥。可乐毁身体,有理由,最少是口感好。大家说说为啥从古至今这么多人喜欢酒?
12、网友OO7:西方科学界有句话叫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现在连剂量都不谈了。
13、网友匆匆过客550:酒,为何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一直传承延续呢?为何有这么强大且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呢?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正反两面,不能只看正面不看反面,也不能只看反面不看正面,正确的看法是既看正面也看反面,更全面的是看六面。
14、网友杰客:这双方的研究表明都没写数据,这样的话是不是合理、科学??? 而我们老祖宗对酒有总结,这个是中医关于酒的使用说明:中医认为酒味甘、苦、辛,性温,归属于肝、胃、心经。其核心价值在于“活血通脉、温经散寒、助行药力”。
15、网友金彼岸勇哥:写文章的人也喝,没事小酌一下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啥也不好,人生有遗憾[大笑]
16、网友凝华:照这么说,加油站员工整天吸入汽油加酒精产生的挥发物,以极大街上酒精汽油产生的废气,都有可能致癌了?这个问题应引起重视。
17、网友富足漂流瓶J:酒能杀死人类大脑的记忆和创造细胞!降低人类智商!
18、网友高级画板H:你在搞垮: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古井贡酒、杜康、汾酒、西凤酒、二锅头等等所有白酒企业。
19、网友林中快乐奔跑的行者:酒这东西过量肯定有害,饭吃多了还有害呢,任何东西过犹不及。如果酒精对身体有害,那么酒精侵害人体的速度,一定赶不上人类衰老的速度。
20、网友用户816399603150:个人爱好而已!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知之,但并不妨碍很多吸烟爱好者抽吸!在中国,烟酒是一种文化,不是你一句话能禁得了的!顺其自然吧!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