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泉新闻于2024年09月01日 10时32分11秒发现,五金得主姚娟第七次征战残奥会热点,本周,第十七届夏季残奥会在法国巴黎开幕,中国代表团的284名运动员中,有189人参加过残奥会,在一众老将里,有一位第七次参加残奥会的田径运动员,姚娟。
抵达巴黎后,即将参加F64级铅球和铁饼项目的姚娟,正进行适应训练。四岁时,姚娟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了左下肢残疾,但小学体育课上的一次特殊经历,就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姚娟:一次体育课上,老师说要不你来投一投,我也很好奇,拿个垒球说去试一试,看能投多远,当时我们学校操场上有围墙,我当时一投,那个垒球投到围墙外面来了,所以当时老师就发现可能身体素质爆发力比较好,速度比较快。
正是这次一不小心把垒球投出围墙的意外插曲,让姚娟与田径结缘。从参加家乡无锡的残运会,到参加2000年的悉尼残奥会,田径场上,姚娟有了广阔的人生舞台。
姚娟:2000年悉尼残奥会,16岁,当时应该是个初中生,也是第一次走出国门,然后就是一切都是比较新鲜的,新奇的,第一次看到国外人,初生之犊不畏虎,就是那一次,然后也就稀里糊涂拿了个冠军回来,确实到现在想想,还是朦朦胧胧不太懂。
悉尼残奥会女子F44级标枪比赛中,姚娟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16岁的她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也感受了体育带来的伤病困扰,四年后的雅典残奥会,由于肘关节骨折,赛前被寄予厚望的姚娟,最终只获得第五名。
姚娟:没有拿到好成绩,一下子跌入人生低谷,当时其实也是挺年轻的,你要经受心理上的这种煎熬,你拿冠军你没拿到,你失败以后,我再去想着,去拿冠军。把一件事情做好,做自己最在行的,最拿手的,我觉得才能最体现到自己的这个价值,我会体育,我把体育干好。
姚娟意识到,自己擅长的终究还是田径,走过低谷的她,来到了北京残奥的赛场。
标枪落在40.51米处,姚娟在鸟巢打破了世界纪录。
姚娟:当时场内应该是爆满,有将近八万人,夺冠了以后,齐喊我的名字,我又披着国旗绕场一周,所有观众都站起来鼓掌,甚至想要跟你握手,跟你打招呼,我现在回想一下,依然很激动,依然很心潮澎湃。
鸟巢的欢呼声刚散去不久,一项更大的挑战摆在了姚娟面前,她所在的F44级标枪在伦敦残奥会没有设项,如果想登上伦敦的赛场,她就不得不改练所在级别设项的铅球。
姚娟:我从一个轻器械的项目转换到重器械,那我这个时候就想,你想不想继续在体育这条道路走下去,想不想继续再享受这个过程,享受站在领奖台这种荣誉感、自豪感,那你必须做出努力。
虽然同为投掷类项目,但一支标枪600克、一枚铅球4000克,当时姚娟体重不到120斤,要将轻盈的助跑,改成奋力一掷,困难接踵而来。
姚娟:我想要出成绩,那我先把自己的力量先上去,力量上我没有体重,没有肌肉,我就上不去,所以当时为了这个项目我长了50斤,作为女孩子就说,首先我变胖了,可能当然胖有胖的美,这是一个你自己要去突破,自己要能接受这样一个改变的过程。
姚娟:我说用50斤肉换回来的金牌,包括到后面2016年又转项,就是我一直面临着在转项,换项转项。
从标枪到铅球,成功转型后的姚娟有了十足的底气,2016里约残奥会,当参赛项目又要换成铁饼时,她明显多了一些从容。
姚娟:研究这个动作,怎样把这个做得更好,大多数人其实都用原地技术去投这个铁饼,后来我想着怎样把它投得更远,那就想着就是要新的技术动作,去旋转。
相比铅球,投掷铁饼要进行大幅度旋转,曾经一转圈就会头晕的姚娟,为了继续留在热爱的赛场上,选择了再一次突破。
姚娟:半圈一圈,然后两圈,慢慢慢慢,其实转多了,真的是转多了,也就习惯了,就是积累起来的,慢慢就是有一个叫产生肌肉的记忆力。
姚娟在第一次试投中就为自己确定了奖牌的成色,她投出了44米53的成绩,一举超过了世界纪录。
经历一次次挑战,又一次次打破自己创下的纪录。16岁成名时,她说自己还没反应过来,如今40岁,荣誉满身,她说体育带给自己的不只是金牌。
姚娟:通过残疾人体育走出了家门,走向社会,甚至走到了一个更大、更宽广的一个舞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面,给我塑造,起到了一个很大的影响,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我觉得这是体育给我个人来说一个最大的改变。
今年残奥会上,姚娟带教过的年轻学生也即将登场,即便第七次参赛,她依旧热爱站上赛场的感觉。
姚娟:更好地去享受这个参赛和备战的这个过程,当然我也非常期待,我跟我的一些小徒弟们,他们能够突破自己,超越自我,而我能努力地去看看,抹杀掉岁月的痕迹,也是去再一次超越自己。
从16岁时第一次站上残奥会的赛场到现在,姚娟40岁的人生旅途中,有24年都与残奥会息息相关。即便过程中有过成绩不佳和项目调整,但每一个四年过后,她依然如约登场,足以看出她对田径场的执着热爱,希望她在第七次残奥之旅上,继续享受比赛。
责任编辑:王鹤翔
本财经资讯由天泉新闻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天泉新闻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