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新闻

民营火箭万亿赛道的闯关与破局

来源:梦霞亲见 时间:2025-11-10 23:39 阅读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2025年11月10日中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声点火,让不少关注中国航天的人揪起了心。

星河动力航天研制的谷神星一号(遥十九)运载火箭顺利升空,前三级飞行、分离都按计划完成。

可就在最关键的第四级发动机工作510秒后,突然异常提前关机,最终没能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遗憾失利。

这已经是谷神星一号近三年内的第二次“折戟”。

消息一出,不少人都在问:到底出了啥问题?民营航天靠谱吗?为啥不找国家队来发射?

要搞清楚来龙去脉,得先说说两年前的那次失利。

2023年9月21日,谷神星一号(遥十一)发射时,刚飞了67.5秒就出了状况。

调查后发现,问题出在一级发动机的喷管上:工人加工螺钉孔时操作不当,让喷管里的碳布层有了裂纹。

火箭飞行时的高温让这个小缺陷急剧扩大,最终导致火箭姿态失控。

当时,星河动力花了33天时间做故障排查和整改,优化了加工工艺、加强了质量检验。之后,还顺利完成了多次发射,没想到两年后又遭遇了新的麻烦。

先跟大家说清楚一个关键区别:咱们熟悉的神五、神六载人航天,还有嫦娥探月、北斗组网这些大国重器,都是“国家队”的功劳。

背后是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这些国有企业,还有无数科研院所,专门承担国家重大航天任务,技术成熟、稳定性强。

而星河动力是一家民营航天公司,2018年才成立,创始人是北航毕业的火箭技术专家,核心团队大多来自航天“国家队”。

简单说,民营航天就是航天领域的“民营企业”,和国家队分工不同。

谷神星一号的“遥几”,其实就是火箭的发射序号,从遥一、遥二一直到这次的遥十九,代表这是该系列的第十九次发射任务。

它主要用来送微小卫星上天,截至2025年9月,已经发射21次,成功把85颗卫星送入轨道。客户里还有来自德国、马来西亚的企业。

为啥选民营公司发射卫星,不找更靠谱的国家队呢?

核心原因就两个:便宜、灵活。

星河动力这类民营火箭,单次发射成本能压在3000万元以内,只有国际同类产品的六成。

而且,国家队的资源有限,主要聚焦重大任务,像一些企业的商业卫星、科研机构的小卫星,排队等发射要花不少时间。

民营航天就能快速响应需求,今天签约、几个月内就能安排发射,刚好补上了市场缺口。

现在,低轨卫星星座建设需求越来越大,民营航天已经成了航天事业的重要补充。

说回这次失利,虽然遥十九的具体故障原因还在排查,但从公开信息能看出些门道。

这次问题出在第四级发动机,这个阶段火箭已经进入真空环境,正是精准调整轨道的关键环节。

专家推测,可能是燃料供应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发动机的精密零件有隐患,或者是传感器、线缆这些小部件在装配时出了疏漏。

要知道,谷神星一号是国内民营火箭里首个实现量产和高密度发射的型号。

2024年一年就完成了五次陆海发射,高密度发射意味着生产、装配、检验的节奏都要加快。

这对质量管控的要求只会更高,一旦某个环节松了劲,就可能出问题。

是不是“民营发射不安全”?其实这有点片面。

航天发射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就算是国家队或者国际航天巨头,也难免会出现失利。

印度国有航天机构近八年就有四次发射失败,损失上亿美元;

美国SpaceX早期的猎鹰火箭也炸过好几次,都是在一次次失利中慢慢成熟的。

咱们的民营航天才发展十多年,相当于刚起步的“新手”,交学费是难免的。

而且民营航天的成功率一直在提升,2023年商业发射成功率已经达到96%,整体在稳步进步。

那么这次失利到底严重不严重?

对星河动力来说,短期影响肯定有:客户的卫星没入轨,得承担相应损失,后续发射计划可能要推迟。

还要花时间做故障“归零”——也就是把所有可能的原因都查清楚、改到位。

但从长远来看,也未必是坏事。

这次失利暴露了深层问题,能逼着企业补短板。

遥十一之后,星河动力已经优化过工艺,但遥十九的问题说明,质量管控不能只停留在流程上,得真正融入每个环节、每个人的意识里。

对整个民营航天行业来说,这更是一次重要的提醒。

现在,国内商业航天市场越来越大,2024年产值已经达到2.3万亿元,预计2025年能突破2.8万亿元。

市场需求旺,发展速度快。但是,“快”不能以“险”为代价。

这次失利,会让全行业更加重视质量管控,也会推动相关政策在“允许试错”和“严控风险”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回顾谷神星一号的历程,它曾经实现连续9次成功发射,还能兼顾陆海发射,技术底子是扎实的。

而且民营航天背后有不少资金投入,星河动力累计融资已经超53亿元,投资方包括政府产业基金和一线知名投资机构,2025年科创板还专门为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开放了上市通道,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随着技术积累越来越深、管理越来越规范,加上国家政策和市场的支持,相信咱们的民营航天会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未来能扛起更多太空探索的重任,和国家队一起,让中国航天走得更远、更稳。

网友看法

1、网友奋发卡尔6o:造成第一次失败的工人,之前竟然没有严格把关这类毛糙的家伙,国家队,民营队都是一步一步到成功的!

2、网友百转千回千山暮雪:数学是关键

3、网友东方红曰升空:【黄仁勋的哀求,特朗普的决绝 - 今日头条】 点击链接打开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